日语教育中听说能力的培养与提高的途径
近论文联盟些年来,国内学习日语的人数学不断增加,在日语教育中,传统教育模式(词汇——语法——句型)逐渐不能适应新时代教育要求,听说能力的优势在当今社会愈发突显出来,这也要求在日语教育中从教育手段到教育模式等方面必须灵活多样。并且在日常生活中,也要营造良好的语言环境。如此配合,才能真正提高听说能力。 自1972年中日两国实现邦交正常化后,近些年来,随着国际和国内形势的不断变化,中日两国从艺术、贸易等方面的交流也在不断发展。国内学习日语的人数不断增加,在日语教育中,如何培养和提高听说能力是教育的一道难关。 一、听说能力在日语教育中的重要性 在传统的日语教育中,将传授日语知识作为教育重点,教师将所有精力放在语法的讲解,句型的练习,文章的阅读等提高学生应试能力的方面上,日语毕业论文,完全忽视了听说能力的培养。这样做容易使学生变成只会看、写而不会听说日语的“哑巴”。学习语言的前提是“听”,只有听懂了,才有可能去思考,有目的地模仿并表达出来。而要很好地应用一门语言,既要会看会读,还要会听和会说。要将大量的语言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因此,在日语教育中要强调培养外语交际能力,即培养听说能力的重要性。教师要将重点从传授语言知识转移到培养语言的实际应用能力上来。 二、日语教育中听说能力的培养与提高的途径 1.首先要用适合的教材 现在日语教材类书目众多,主要针对不同的人群进行选择。通常教材分为两类:言语类教材和非言语类教材。言语类教材包括文字教材(教科书、小说、字典等),音声教材(录音带、歌曲等)和映像教材(电影、电视等)。非言语类教材包括实物、图片、模型等。传统日语教育中教材的形式大多是课文——单词——语法——练习的模式,而其弊端是难以吸引学生长时间的注意力,日语毕业论文,内容形式单一,对学习兴趣的激发影响小。所以,现在最好的教材形式是将两种教材相结合,互为辅助。 2.听读配合 通常学生会采用默读的读书措施,默读即不发出声音,就表示听觉器官的发展落后于视觉器官。在教育中常常发现,学生听和看同一个单词的反应速度是不同的,视觉辨认的能力远远大于其用听觉辨认的能力。这也就能解释了,为什么学生面对一个熟悉的单词,学生看得懂,写得出但往往听不明白或需要在头脑里转几个圈才会反应过来。所以,建议教师在教育中鼓励学生放声朗读。通过反复大声朗读,可以使单词的发音进入脑中形成牢固的记忆。长期练习,能帮助大脑习惯语境,形成条件反射,听力水平就会有明显提高。 3.丰富本土的艺术知识 语言的产生,发展和使用与当地艺术不可分割,要想自如地应用日语,就要对当地的艺术有一定的了解。而且,对当地艺术的了解,会增强学习日语的兴趣,并对树立学习语言的信心起到一定影响。因此,在教育中,教师可适当渗透语言背后的艺术。比如,日本人的姓就很有意思,日本人的姓均有一定的含义。其中一大特征就是以地名为姓,例如:有的人住在山脚下,就以“山下”或“山本”为姓;有的人住在水田边,就姓“田边”。日本人的姓有许多是以“村”字结尾的,如:西村、冈村、森材、木村等,这些姓最初都是来源于地名或村名。此外,还有许多姓是表示大自然现象、社会生活和思想意识的。无论是日月星辰,还是花鸟鱼虫,职业住所,宗教信仰,几乎都可作姓。例如:高崎,意为岛屿的突出部分,大庭,是宫殿前的广场,白鸟、小熊是动物;若松、高杉是植物;高桥、乌居表示建筑物;小野寺、西园寺表示宗教信仰;服部、秦则是古时从中国经由朝鲜到日本定居的归化人(即移民)的姓。 4.课堂教育形式应灵活多样 日语的使用包括两种能力:一是语言的准确性,即对特定的语境选择适合句子形式的能力。二是语言的应用能力,即在具体交际情景中辨认句子所完成功能的能力。二者在实际性听说能力的培养中是重要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