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艺术视角谈日语敬语的不可译性[日语论文]

资料分类免费日语论文 责任编辑:花花老师更新时间:2017-04-14
提示:本资料为网络收集免费论文,存在不完整性。建议下载本站其它完整的收费论文。使用可通过查重系统的论文,才是您毕业的保障。

  【摘 要】翻译不仅是语言间的转换,而且也涉及其所承载的艺术敬语是任何一个文明社会的语言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日语论文,由于日本和中国使用敬语艺术存在异同,日语毕业论文,因此产生了不可译现象。
中国论文网
  【关键词】艺术 敬语 不可译性
  【中图分类号】H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7)03-0067-02
  美国著名翻译家尤金・奈达认为,翻译就是接受语言复制出与原语信息最接近的自然等值体。翻译的局限性,建立在艺术的个性上。也就是说,当艺术存在异同时,翻译便无法做到绝对对等。每个国家的社会制度、思维方式等的不同,都会产生不同的表达形式,也就产生不可译现象。英国人类学家爱德华・泰勒曾提出,艺术是一个复合的整体,其中包括知识、信仰、文化、法学、道德、风俗以及个人作为社会成员而获得的任何其他的能力和习惯。艺术与语言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艺术是语言的底座,语言是艺术的载体。共处亚洲的中日两国地理环境、艺术起源不同,承载艺术信息的语言也有各自的特点。
  本文选用日本近代文学大师谷崎润一郎的代表作――《细雪》(上篇)作为探讨蓝本。著作中出场人物身份各异,地位悬殊,会话集中,比较完整地体现了日语敬语的特征。汉译本分别由周逸之(以下简称周译)、储元熹(储译)翻译。通过原著和汉译本的对比,原著中日语敬语表达共383处,汉译本中未译出的数量分别为储译303处,周译300处。可见日语敬语的不可译现象比例较高,不可译是日语敬语汉译的一个显著特征。本文拟从艺术视角针对日语敬语不可译现象做出较为合理的诠释。
  而汉语属于汉藏语系,为孤立语,语言以词序和虚词为表达语法意义的重要手段,词序比较固定。与日语相比显得更具有“非公式化”的特征。
  二 社会及社会意识的变化发展
  日本自1868年明治维新之后步入近代社会,迄今为止敬语仍有着很强的生命力。日本著名人类学家中根千枝先生指出,正是由于它(按照资历排列的等级制度)具有死板性和稳定性,纵式等级制度才成了控制日本社会联系的最主要因素。日本是遵从等级制度的国家,特别注意现实中的等级联系,总是细心地注意观察揣测对方的地位,交流时选择适当的表达方式。日常生活用语及举止能充分体现不同角色的人的等级地位。正是这种等级制度制约着日本人的生活,因此日语敬语的使用频率并未下降。可见,社会演变对敬语作用不大,体现社会等级的敬语表达伴随日本人生活始终,经久不衰。
  袁晓凌认为由于社会环境的变化,如受辛亥革命、新艺术运动、新中国成立等历史因素的作用,儒学教学体系的彻底崩溃,基于尊卑概念基础上的古代汉语敬语词汇体系受到剧烈震荡,原来丰富的敬语词汇从19世纪末20世纪初开始使用频率骤降,词汇数量急剧减少,至20世纪中叶前后,敬语词汇作为一个完整体系基本上已在中国彻底瓦解。
  在等级森严的社会中,人们为遵守规则而使用敬语。辛亥革命推翻清朝统治,提倡民主共和的思想。新中国成立以后,人人平等意识深入人心。儒家思想始终将“礼”作为核心,以达到“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作为治世目标。长期以来,儒家的尊卑观念使得人们去使用敬语。但十年“文革”对被称为古典艺术瑰宝的儒家学说进行否定,并对孔子进行了批判。儒家思想尊卑观念的淡薄是导致汉语敬语使用频率骤降的一个原因。
  随着社会及社会意识的变化,中国敬语使用频率骤然下降。
  请看以下例文。
  参考文献
  [1]袁晓凌.试析中日文敬语的异同[J].日语知识,2017(6)
  [2]戴绍明.艺术语言学导论[M].北京:语文出版社,1996
  [3]〔日〕中根千枝.日本社会[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2
  [4]张吉.浅谈艺术与语言的不可译性[J].江西社会科学,2017(12)
  [5]谷崎润一郎.细雪[M].筑摩书房,1970
  [6]周逸之译.细雪[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5
  [7]储元熹译.细雪[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7
  〔责任编辑:李锦雯〕

免费论文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