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待视野”对商务英语翻译教学创新的启示[英语论文]

资料分类免费英语论文 责任编辑:小天老师更新时间:2017-04-19
提示:本资料为网络收集免费论文,存在不完整性。建议下载本站其它完整的收费论文。使用可通过查重系统的论文,才是您毕业的保障。

  [摘 要] 在接受美学所蕴含的措施论中,“期待视野”是一个相当重要的概念,将其移植到商务英语翻译教学中,从一个新的视角探寻目前商务英语翻译教学创新的途径, 将为此方面的探讨带来新的启示

  [关键词] 期待视野 商务英语翻译 教学 创新
   “期待视野”是接受美学中的核心概念,是接受美学创始人之一汉斯·罗伯特·姚斯在其论文《文学史作为向文学理论的挑战》中使用的一个支撑其理论体系的“措施论顶梁柱”。主要指“由接受主体或主体间先在理解形成的指向文本及文本创造的预期结构。”它包括阅读主体的认知结构(即读者阅读前所具有的生活经验、文化知识、思想水平、审美能力)和阅读需求(即读者阅读时的动机、目标、问题、兴趣)。任何读者总是带着自己的认知图式去阅读的,这种“阅读期待”潜存于读者的大脑,支配着阅读活动的全过程。读者的“期待视野”并不是固定不变的,英语论文范文,而是随着生活阅历的增加、接受范围的扩大、文化艺术修养的提高,不断地建立、调整并发展变化。将这一理论运用于商务英语翻译教学,就要求教师应用各种教学措施,创设情境,引领学生在“学习期待”中与文本产生共鸣,提高商务英语翻译教学的实际效果。
  一、激发并满足学生的“期待视野”,科学设计商务英语翻译教学
  读者在阅读文本之前,内心都有一种期待,或期待从中获取信息,或期待从中获得审美享受等。姚斯认为,读者的阅读感受与自己的“期待视野”一致,读者便感到著作缺乏新意和刺激力而索然寡味,相反,著作意味超出“期待视野”,读者便会感到兴奋。这种“期待视野”的“超出”现象也可以在商务英语翻译教学措施论上为我们提供启示,学生每次在接受商务英语翻译教学之前,已经形成了相对丰富的知识结构和一定的思维定势,他们会对教学产生一定的“心理期待”,如果教师的教学内容超出学生的“心理期待”,学生就会产生兴趣,顺利地接受教学,反之接受效果会大大降低。同时姚斯强调个体“期待视野”与他的具体阅读之间存在“审美距离”,并不断发生变化;当接受者与艺术著作的“审美距离”为零时,接受者完全进入角色,无法获得审美享受;相反,当这种距离增大,“期待视野”对接受的制导影响趋近于零时,接受者则对著作漠然。关系商务英语翻译教学,这种“审美距离”可理解为学生的“期待视野”与教学内容的实际距离,这种距离不能过大,也不能过小。过大,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用不上,会感到困惑,产生抵触情绪,处于“漠然”的状态;过小,学生会感到枯燥乏味,缺乏学习兴趣,教学就会失去意义。因此,在商务英语翻译教学实践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期待视野”保持适度的审美距离,以激发学生的探求欲望,促进接受效果。笔者主要从两方面入手:一是精心设计兴奋点,导入新的教学内容;二是恰当安排每节课的高潮,深化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理解。要充分利用学生对新的学习内容的“心理期待”,导入极其重要。如笔者在强调商务英语翻译要在语法层面注重译文的准确严密性这一要求时,让学生先翻译Both heavy-duty trucks and platform trucks enquired for in your Fax under reply are not available for supply这一例句,很多学生译为“贵方传真所询载重汽车及平板车都无货可供”,随后笔者给出另一个例句Neither heavy-duty trucks nor platform trucks enquired for in your Fax under reply are not available for supply,学生此时觉得困惑了,议论纷纷,感到第一句的翻译可能有问题,因为他们对第二句话的翻译是有把握的,英语论文题目,于是就向他们解释,第一句话是部分否定句,理解为全部否定就会导致误译,而neither…nor才是真正的“两者都不”,所以第一个例句应译为“贵方传真所询载重汽车及平板车只有一种有货”。这种导入同学们既兴奋又信服,满足了他们的“期待视野”,枯燥的翻译理论也变得生动、易于理解了。同时,商务英语翻译课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还要注重设计高潮,以激发学生的“学习期待”,把学生的学习状态推向更新更高的境界,使师生对教材产生共鸣,实现对学习内容最充分的理解。

1 

免费论文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