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角度看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及改革[英语论文]

资料分类免费英语论文 责任编辑:小天老师更新时间:2017-04-20
提示:本资料为网络收集免费论文,存在不完整性。建议下载本站其它完整的收费论文。使用可通过查重系统的论文,才是您毕业的保障。

摘要:首先指出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改革试行后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的不乐观近况。针对这样的近况,主要从经济学的几个原理出发,略论了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制度效率的缺失以及在它指挥下的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的实效。最后对大学英语考试和教学理念以及他们改革的方向提出了适当建议。 四六级考试改革项目组和考试委员会在教育部高教司的指导下,制定了《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改革方案(试行)》,除改革四、六级考试计分体制和成绩报导外,旨在通过考试内容和形式的改革来测量我国在校大学生英语的综合运用能力,尤其是英语听说能力,以适应社会深化改革开放对我国大学生英语能力的要求。时至2017年6月,我国听有高校将完成四、六级考试新题型的运用,沿用近20年的老题型从此彻底退出历史舞台。 我国考试相关领导部门难道仅仅是为了改革四、六级考试的形式和体制才动以如此决心和力量吗?显然,通过考试改革来推进我国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培养出更多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强、文化功底深厚的新世纪人才,这才是我们一切教育改革的初衷。90年代起,英语测试专家D.Wall和J.C.Alderson对考试后效开始进行仔细、系统的探讨(walland Aldersonl993),提出了许多富有创见性的假设并进行了论证。Wal(2017:507)指出:“对考试的评价不应简单地以其‘技术效率’(technical effeeieney)为标准,而应该考虑其是否具有‘教学效益’(edueationally profitable)。只有当考试对课堂教学的作用是‘利大于弊’时,才能认为该考试是‘有利可图’的。”那么,改革了的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有没有把被某些人认为是“困扰我国教育的一个毒瘤”的大学英语教育引领到一个新境界呢?笔者根据自身的教学感受,结合与别校同行的交流,简单描述一下改革后大学英语教学的近况。 一 近况 可以先用一句恶言概述学生眼中的大学英语课--如嚼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看似受改革作用最大的学生不得不放弃“英语是一种美丽的语言,是一种文化的载体”的信念,从步入大学英语课堂就开始为通过四、六级考试盘算,收集各种考试习题,困惑于死记硬背还是忘的单词,低调应对课堂口语练习和老师提供的背景信息。尤其到了该“考试”的学期,更是抵触其他英语输入,自觉把与“考试”无关的书籍束之高阁。而看似受改革作用不大的大学英语教师,也的确没有遵循改革的要旨,带领学生们展开题海战术,放任他们走向英语学习的迷途。(笔者了解到许多学校在英语四、六级考试的学期中,教师课上主要让学生做成套模拟题,试图从中抠出那些看似适用于每个人的答题技巧)。 以上较为普遍的大学英语教学近况很难说就是由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及其改革直接导致的。但关于后者的“效率,兼顾公平”早已有众多学者、教育家提出质疑。笔者认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日益完善的今天,从经济学角度再来略论一番这一制度及其改革的效率与公平,也许更能一目了然吧。 二 从经济学角度看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制度下大学英语教学低效的原因 1 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分数仍然是一个门槛。经济学告诉我们,在劳动力不均质的条件下,雇主与雇员的信息不对称,雇主无法如雇员一样知道雇员自身的生产力。由于测度雇员能力的成本太高(如适用半年),所以,雇主就借助另外一个与能力相关的指标--大学英语四、六级分数(改革前是合格证书)来区分所要雇用的人员的综合英语水平。由于四、六级考分被认为是传递英语能力的一种信号,因此,它就成了某些行业或公司的进入障碍。我们在太多的招聘广告上看到“英语四级以上水平”的字样。这样的指标化,其收益是雇方可能招到名副其实的英语高材生,但笔者认为更多的是抬高就业门槛,缩小筛选范围,减轻雇方选拔工作量等方面的收益。看似留下较少的人争夺某一职位,但实际却提升了就业压力。而这样的指标化,其成本却十分可怕。一方面,它较大程度地作用了大学英语教学的内容和模式。如前所述,学生和老师会用两年英语学习中的相当多的时间来赶做大量习题。改革后虽增加听力理解和阅读题型,可大学生主要还是针对考试而练习,而非出于应用而练习。改革后仍没涉及普遍的口语测试,因此学生在平时的英语学习中仍是“金口难开”,教师正面褒奖的激励仍不及考试对口语考察的反向激励来得猛烈。因此,改革后的英语四、六级考试对口语测试的缺失直接决定这次改革“换汤不换药”的性质。效率何在?指标化可怕成本的另一方面表现在,有指标,就会有虚假,类似于经济学中所说的“寻租”。这个社会为大学生英语水平设定的指标使得四、六级考试试题答案有了供求市场。试题不可思议的泄漏,答案疯狂的交易,考试中的铤而走险,甚至找工作时对成绩的篡改,很多方面似乎都在挑战着这一全国性大学英语考试的威信,挑战着大学英语教学的神圣。弄虚作假的结果是那些真正有才华,真正用心掌握英语的人往往玩不过那些没有真才实学,擅长于投机取巧的人。公平何在? 当然,有人认为四、六级改革后,合格证书的隐退也掩盖了那些本来就不可能及格的考生的劣势,但让我们看看这新的计分制吧。自2017年6月的考试起,改革试点院校四级考试的分数在经过加权、等值、正态化数据处理后,将报导均值为500,标准差为70,成绩全距在290分至700分之间的正态分,不设及格线。这一连串的数学术语就已经让教师晕头转向了,还怎能明白地掌握学生在听、读、写、译各方面的长短优劣呢?就算四、六级考试委员会将向学校提供四、六级考试分数解释,可谁又会向更看重这一分数的用人单位去解释?短时期的信息不对称,以及社会的价值取向没有变,将促使学校和社会又会出台新的衡量标准。当前就有这样一个新的及格线--420分,学生仍然得像征服过去的60分一样去征服它,以赢得一份工作的准入证。 2 理性人的行为是追求效用和利润的最大化。经济学假设生活中头脑清醒、思考能力的人均是理性人。理性人的一切活动都是围绕争取效用和利润最大化来进行的(这与自私自利无关)。效用是理性人从其消费的商品和服务中所获得的满足感。从经济学的角度看,学生当然属于理性人。他们学习英语的成本除包括体力、脑力、财力及时间这样的实际成本外,还包括在这段时间中,不能去做他们更感兴趣的事以及从中获得好处的机会成本。而在四、六级考试制度’的指引下,他们会觉得学习英语最大的收益就是获得这一考试的合格分,从而也帮助降低他们就业的风险,这样的收益,会使他们不计成本地去努力获得。所以,大学生们会不顾英语学习途中的美景,直奔四、六级考试的“圣坛”,去感受他们认为很苦却也值得的效用。 3 大学生对考英语四、六级的看法陷入了“囚徒困境。”经济学上的“囚徒困境”大体是说自己与有利益联系的他人在一定条件下进行博弈,自己最终会去做在该条件下对自己有利的选择。在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这个条件下,“囚徒困境”主要是圈住了那些本来对英语有着广泛兴趣的学生。假如一个学生在英语学习上兴趣广泛,爱听、爱说、爱看各种英文读物,感受西方文化,而在四、六级合格成绩是某些理想工作的准入证这个条件下,别人都为准备四、六级忙做题,那么他(她)也只能放弃兴趣,而投身于单调的题海中;即便别人没在准备四、六级,为了那张准入证,他(她)也更得抓住时机“丢西瓜,捡芝麻”来暗中集聚自己的绝对优势。因此,该学生与他人博弈的占优策略便是抹杀学习英语的兴趣,而去接受应试学习。 做出对自己有利的决策不失为个人的理性行为,但在学习一门语言的问题上,个人看似的理性会导致集体的非理性。每个理性学生都会在心里与别人进行博弈,结果是越来越多的学生对大学英语学习失去兴趣(包括高中时英语水平很高的学生),而只顾考四、六级。这样的占大学生总数的绝大部分的非英语系学生直接导致我国大学生英语水平普遍不容乐观的局面。 4 学生在大学英语课堂上的边际收益递减。经济学中的边际收益是指人在最后的一单位投入中所获得的收益。经济学中认为“理性人是在边际上作决策的”。笔者认为这一点完全能解释大学英语逃课的现象。被四、六级统治着的大学英语课堂也不一定永远被大学生买账。由于内容的单调,收效的迟缓,教室中共有资源稀缺而带来的不方便都会使学生越来越觉得在未来的英语课上收获不多,边际收益递减。当他们终于有一天耐不住英语课以外的吸引力的时候,他们便逃课。英语课被他们无意识地认为收益为零。 三 建议 ,英语毕业论文英语论文

免费论文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