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选题意义
过去语法律界对介词“在”做了很多探讨,但因各家语法体系的不同,对某些问题的看法分歧比较大。而且,过去的探讨主要倾向于句法探讨,跟相关语言之间的对比探讨仍然欠缺。本文重视“在”字结构的位置在英汉两方面的区别,并力图揭示形成这种不同的原因,以此来更好的指导对英汉语教学。
1.2 探讨理论和措施
本文借鉴了西方语言学的语义略论法、变换略论法、对比略论法和语法偏误略论的措施。希望能够对“在”字短语在英汉两种语言中的不同位置的原因有所挖掘。
1.3探讨范围
本文以吕叔湘《现代汉语八百词》(2017)(645-647)中的观点为依托,他认为“在/处所”在句中有五种不同的意义。我们在此基础上,又重新对此进行了划分。文中我们将深入探讨“在”字句中“在”字结构在英汉两种语言中的不同位置的原因,还会指出对英汉语教学中应注意的有关介词结构的问题。本文以现代汉语和现代英语为探讨范围,古代汉语和古代英语不在探讨范围之内。
1.4语料来源
本文所引用的语料有四个来源:一是一些著名作家的现当代著作,重要报刊等;二是从已有的相关语法文献中选取,如刘月华等的《实用现代汉语语法》,吕叔湘的《现代汉语八百词》;三是内省式语料(经过周围同学的语感确认):四是母语是英语的汉语学习者的日常会话语料。
1.5符号说明
为了描述和略论方便,本文使用了一些符号,使用的符号尽量与语法文献中常用的语法符号保持一致,如:PP 表示“在”字短语,NP 表示名词性成分,VP表示动词性成分;*表示句子有错误或者不能成立。
第二章 汉语“在”字句探讨综述
在现代汉语中,介词“在”构成的“在”字短语是一个使用频率极高的短语类型。从《马氏文通》至今,语法律界对“在”字结构给予了相当的关注,对“在”和“在”字短语做了很多探讨,英语论文网站,取得了一定成就。但由于其问题的复杂性,英语论文题目,各家语法体系又不一样,所以对“在”字短语及其相关问题的观点分歧较大,许多问题还需要进一步深入探讨。以下是对前人有关“在”字结构方面的问题的综述。
2.1“在”以及“在”字结构的性质
马建忠的《马氏文通》(1898)和黎锦熙的《新著国语文法》(1924)是中国语法律创始初期极为重要的两本作品。在这两本作品中都谈到了对于“在”字句的相关问题。《马氏文通》中点明了“在”字句中“在”的词性和“在”字结构在“在”字句中的功能和意义,但并未详细说明“在”字句的内部结构和其具体的相关功能。黎锦熙在马建忠的观点基础之上,对“在”字结构的构成又有了深入的看法,其中提到了有关方位词的问题,并且指出“在”字结构的功能是表示地点和时间的。此外,黎锦熙也略论了“在”位于动词前、动词后、句首时,表示的意义也不同。这种观点奠定了后来学者探讨“在”字句的基础,但是并未就“在”字结构与谓语动词的联系进行深入的讨论。上世纪 40 年代是语法律的发展探究阶段,有两本语法作品不容忽视:王力的《中国文法律初探》(1940)和吕叔湘先生的《中国文法要略》(1942)。王力在《中国文法律初探》中对古代汉语语法和现代汉语语法进行了比较,认为由于古代汉语语法的残留,现代汉语语法中“在”字结构的位置存在一些争议,这是由句中动词的性质作用所致。在《中国文法要略》(1942)中,吕叔湘谈到“在/方所”在句中有两个位置,动词前或者动词后,并且他提出了外动词、内动词的概念,基于此,解释了“在”字结构在句中的位置及其意义。由以上说明,我们可以看出,在这一阶段,这两本作品中的观点比《马氏文通》和《新著国语文法》中的看法更为敏锐。但此两本作品都没怎么涉及“在”字结构在句中的句法意义。张志公的《汉语知识》(1979)在第七章“介词”部分提到介词“在”,指出“在”字结构的“基本用途是作状语”。丁声树在《现代汉语语法讲话》解释了“在”的词性而且说明了它的两种语法意义:“在/处所”和“在/时间”。他们主张“在”字做次动词用,并指出:“在/处所”有的在主要动词之后,如“泪落在报上”,有的在主要动词之前,如“在战斗里站起来”。该书把在动词之前的“在/处所”略论为动词的修饰语(6.2),在动词之后的“在/处所”略论为动词的补语(7.1),比王力和吕叔湘的观点更进了一步。张志公的《汉语知识》(1979)和丁声树等的《现代汉语语法讲话》(1961)的差别主要有两点:一是在“在”的命名上,前者称为“介词”,后者称为“次动词”;二是后者把“(在/名词性词语)/动词”或“动词/(在/名词性词语)”看作“连动式”,而前者则不认为是连动结构。但从句式的探讨观点出发,《现代汉语语法讲话》和《汉语知识》中都把“在”字结构位于动词前认为成状语,位于动词后认为成补语,其观点是一致的。
在六、七十年代,由于受到文化大革命的作用,关于语言的探讨暂时停了下来。八十年代之后,关于语言的探讨又重新开始了。我们引进了大量的国外语言学理论,并进行了深入的发展、探究,使汉语的语言探讨进入了一个繁荣的阶段。在广度和深度上都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近二十年来对“在”和“在”字短语的探讨都比以往有所深入,内容上也探讨得更为全面和广泛,探讨理论和措施也呈现出多元化的倾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