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BI 下 6T 教学法在商务交流技能中的运用[英语论文]

资料分类免费英语论文 责任编辑:小天老师更新时间:2017-04-22
提示:本资料为网络收集免费论文,存在不完整性。建议下载本站其它完整的收费论文。使用可通过查重系统的论文,才是您毕业的保障。

2017 年,刘润清教授指出: “社会上对英语系有误解,以为英语系学生只知道英语,无专业可言”。[1]之所以给社会留下上述印象,是因为英语系毕业生未能充分展示除语言技能以外的专业知识,尤其是国际商务、外贸、教育等方面的知识。为了破除社会上的刻板印象,培养运用型、复合型人才,浙江师范大学行知学院在英语和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相互开设交叉方向系列课程,设置专业复合班。作为复合班主干课程的商务英语交流技能,旨在培养学生在各种商务环境中交流的能力,英语论文范文,例如打电话、交换信息、报告、社交、开会、作计划、商务旅行等。该课程属于 ESP ( 专门用途英语) 商务英语的范畴,在教学中,语言与内容应有机融合,教学重点应从学习语言本身转移到通过学习学科知识来学习语言。CBI (    Content-Based Instruction ) , 即 “以学科内容为依托的语言教学”,在20 世纪80 年代中期由 BERNARD MOHAN[2]在其专著 《语言与内容》中首次提出。KRAHNKE[3]认为作为一种语言教学模式,CBI 是语言内容和信息的教学,而非脱离于内容的语言本身的教学。CBI 的核心准则包括: ( 1) 成功习得第二门语言在于语言作为获取信息的手段而非学习目的; ( 2) 语言是内容的载体; ( 3) CBI 教学要体现学习者的需要。与此呼应,CBI 遵守以下三准则: ( 1) 以学科知识为核心; ( 2) 语言材料要真实; ( 3) 要适应特殊学生群体的需求[4]。CBI 自提出以来,被国内外专家广泛用于实践并取得成效。国外早期用于沉浸式教学计划 ( immersion programs) 、ESP ( 专门用途英语) 教学、职业培训等,近期用于大学外语教学、双语教学以及 EAP ( 学术用途英语) 教学[5]。国内也对 CBI 模式进行 了 研 究,常 俊跃[6]、袁平华和俞理明[7]、常俊跃和高璐璐[8]、常俊跃、刘晓蕖和邓耀臣[9]、刘丹和常俊跃[10]等认为 CBI 有助于提高学习者英语水平,扩大专业知识面,提高英语系阅读理解能力,对学生英语学习动机、学习策略、学习积极性或兴趣产生积极作用,对英语系基础阶段语音语调学习有一定的积极影响。本探讨以行知学院英语系复合班为例,试图找到将 CBI 理论融入商务英语交流技能课程中的有效途径。

一、商务交流技能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第一,商务与语言简单相加。由于受传统外语人才培养模式的束缚以及复合型外语人才培养理论探讨和实践经验的不足,在教学实践中,存在语言和商务简单相加,语言课与专业课彼此独立或脱节的现象,英语论文,造成学生知识、能力与实践运用的割裂,难以凸显复合型人才的优势。存在学生专业很懂,但不知道如何用英语表达。或者英语很流利,但是一遇到专业内容就卡壳的现象。第二,教材内容编排缺乏连贯性,不以内容为导向。当前市面上有关商务英语的教材水平参差不齐,比较权威并具代表性的是剑桥商务英语教程,该教程分为初、中、高三个等级,主要针对剑桥商务英语证书设置的,语料真实,难度逐步递进。遗憾的是,教材编排上缺乏连贯性。例如,剑桥商务英语高级教程中的单元安排如下:会面、信件、传真和备忘录、通电话、总结、笔记和报告、一起工作、国际贸易、货币贸易、处理问题、访问者和旅行者、市场营销、会谈、工作过程和操作、工作和职业、销售和谈判、一个特别的项目。内容涵盖商务活动的方方面面,但是缺乏连贯性。无论学生还是教师在使用这套教材时,会发现单元之间关系不够紧密,很难用一条主线将其完整地穿起来。第三,教学活动活泼但是无具体内容。商务英语的教学被多方关注,课堂也逐渐从以教师为主体转为以学生为主体。但是这样的课堂容易流于形式。首先,40 分钟的课被几组学生的 presen-tation 就占用了,学生的印象就停留在自己所在组搜集资料和 presentation 的过程中,对其他组的活动漠不关心,这样,知识分享和交流也很有限。其次,囿于时间,老师的指导、穿插和点评也只是蜻蜓点水,无论是语言能力还是商务知识都很难得到进一步加深。所以课堂活动表面活泼,但是收效不大。笔者曾经询问过学生,他们对商务英语课程的理解就是, “每组各忙各的,老师闲得发呆”。因此,综合以上,本课程的教学在教法、教材和教学活动上都存在一定的问题,因此,协调和把握语言教学和商务教学的 “量”和 “度”,使语言教学和商务教学融为一体,以商务内容促进语言学习,使得教学活动不流于表面,是本次探讨需要解决的问题。

二、CBI 下的 6T 教学法

免费论文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