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教学有效性手段[英语论文]

资料分类免费英语论文 责任编辑:王教授更新时间:2017-04-24
提示:本资料为网络收集免费论文,存在不完整性。建议下载本站其它完整的收费论文。使用可通过查重系统的论文,才是您毕业的保障。

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府以及社会各界对外语教育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各个层次和各种类型的外语教育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全民外语素养获得了提高。但是,我国的外语教育还存在一些普遍性问题,尚待进一步的探讨。一方面,全国范围内的“外语热”并没有降温的趋势;另一方面,对“外语热”的批评意见似乎越来越多,甚至出现了一些偏激的批评意见。在这一背景下,国家制定的外语教育政策,特别是指导基础教育阶段英语教育的《英语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标准》),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之一,也引起了学术界的高度关注。概括地讲,这些讨论主要涉及外语教育的核心理念,特别是对于外语的价值、外语教育的意义以及外语教育的内容与措施的认识(参见:成晓光,2017;[1]程晓堂、龚亚夫,2017;[2]方建军,2017;[3]陈国华,2017,[4]2017;[5]韩宝成,2017;[6]程晓堂、岳颖,2017[7])。
    作为从2017年开始实施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基础教育英语课程改革已经开展了十年。不可否认,英语课程改革使全国范围内的英语教育教学发生了重要变化,中小学生的总体英语水平也有了显著提高。但是,英语新课程的实施仍然面临不少困难。根据我们近些年观察到的情况,在教学实践中遇到的一些具体问题,追根溯源还是理念问题。
    为什么英语课程改革经历十年之后,在一定程度上还存在“理念不清”的问题呢?我们认为可能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第一,对于教育教学的理念问题,本来就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英语论文,很难让所有的人达成共识。即便是对于英语教育的最根本的问题之一,即我们为什么要学习外语,当前也有很多不同意见,甚至有人主张不学习外语。第二,对于课程改革的一些相关文件(如《标准》)都是指导性文件,其中的表述要做到尽量简练,不作过多的解释,有些语言也不是大众化的语言,这也可能导致不同或不准确的理解。第三,英语新课程的理念也是在改革的过程中不断形成和完善的。1999-2017年,《标准》经历了研制、实验、推广、修订等环节。在这些环节中,新的发现和结论会不断地反映到《标准》之中,可以说,以《标准》为代表的英语新课程理念本身也在变化之中。
    本文结合三个版本的《标准》,解读我国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核心理念,研讨如何正确理解和切实落实新课程,展望英语教育未来发展的趋势与方向。
    一、对于外语教育核心理念的讨论
    随着全球化进程和我国经济发展速度的加快,英语的地位获得不断提升,我国的外语教育处于迅速恢复和全面改革的阶段。[8]21世纪初,国家启动了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并调整外语教育政策,外语教育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也取得了可喜的成就。但是,随着英语在社会生活各领域的作用进一步扩大,人们学英语的积极性不断提高,在全国范围内出现了“外语热”(主要是“英语热”)现象。学习英语发展成了一场全民运动,英语在中小学的课时安排上与汉语地位几近相同,英语甚至成为升学、入职等的一个主要或唯一衡量尺。[9]然而,英语教育的实际收效和投入并未真正呈现正比例发展态势,英语的“一边倒”也导致其他语种的教学萎缩或被边缘化,还有人将学生的中文水平的下降归咎于过于重视英语教育。不少学者看到这种现象,纷纷开始研讨外语教育的核心理念(特别是对于外语的价值、外语教育的目的与意义以及外语教育的内容与措施),并对外语教育政策、外语教育的定位、外语教育规划等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建议。
    近年来,英语论文题目,我国的外语教育在“全民外语教育”格局中[10]虽取得了较大的成绩,但仍不断受到“耗时低效,高投入低产出”等批评。因此,为提高外语教育的成效及推进其发展,专家学者们开始重新审视语言的本质特征这个本体论问题:语言是什么?外语只是一种交际工具吗?外语的价值是什么?我们为什么要学外语?就外语的价值而言,学术界已经形成了这样的共识:“从社会文化学、功能语言学和脑科学等角度来看,学习外语的意义远非局限于在交际中使用外语。学习外语对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影响。语言是促进人的心智发展的重要工具。”[7]可见,语言被视为工具并非不可以,但是不能简单“用工具去定义语言,或者说把语言仅仅当成工具”[11]。外语的“唯工具论”只会给我国的外语教育带来负面作用。语言不仅是一种交流工具和载体,也具有人文性,包含认知、社会文化及生物等属性。[2][6][11-13]在全球化时代,外语已发展成为公民必备的基本素养之一,英语不能再被简单视为外语(即某一个或几个外国的语言),而应将其看作最大的一种国际通用语(lingua franca)。[5][14]因此,将英语列为基础教育阶段的必修课程,英语教育成为国民义务教育体系中的组成部分,这一国家语言教育政策的大方向是正确的。[5][12]
    除了关注外语的价值,学者们还对外语教学的性质、目的及意义展开了讨论。语言的本质特性与语言教学的性质紧密关系。狭隘的语言“唯工具论”会阻碍人们正确理解外语教育性质和外语教育目的。要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外语教育不能只强调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还应该重视基本素质的培养。[6]因而外语教育的目的也不能只包含实用目的,还应该有教育目的及教养目的。[10][12]外语教育不仅能帮助促进个人发展、培养情感态度、提高综合人文素养、推进国际经贸活动和文化交流,还在国家战略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15-17]由此,科学性整体规划外语教育的问题开始受到广泛关注。[3][8][15]
    然而,学者们关注的并不仅限于外语教育的目的和意义,外语教育的内容与措施也是他们争论的焦点之一。新课程既强调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的掌握,也强调人文素养(情感态度、学习策略、文化意识)的培养;重视学生兴趣的培养;倡导活动教学。尽管如此,韩宝成(2017)[6]认为《标准》未能在拓宽教学内容的同时,对认知和思维能力的培养给予足够的重视。陈国华(2017)[4]则指出,课程改革提倡的教学方式虽有进步,但教学中使用的部分任务缺乏趣味性和真实性,导致教学效果不佳。另外,也有学者对教材选用的语料产生了质疑。[6][18-19]还有人指出,在高考等考试的“指挥棒”影响

免费论文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