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的软实力外交评析[俄语论文]

资料分类免费俄语论文 责任编辑:阿米更新时间:2017-05-20
提示:本资料为网络收集免费论文,存在不完整性。建议下载本站其它完整的收费论文。使用可通过查重系统的论文,才是您毕业的保障。

  【内容提要】随着国际局势的不断变化,软实力作为一种外交工具越来越多地用于实现国家的对外政策任务,利用软实力外交来实现国家的战略目标也越来越受到大国的偏爱。进入21世纪以来,俄罗斯对软实力重要性的认识有了重大变化,软实力外交已经成为俄罗斯外交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深入挖掘巨大的软实力潜在资源,俄罗斯的软实力外交已经取得了重大进展,主要表现为文化外交成就突出、多边外交成效显著和公共外交深受瞩目等三大方面。应当指出的是,俄罗斯的软实力外交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俄语言文化推广和教育输出都面临障碍,科研发展滞后、创新能力不足也阻碍着软实力的进一步提升,国家形象彻底改头换面难上加难,政治理念缺乏吸引力又进一步增加了提升软实力的难度。从短期看,俄罗斯开发和应用软实力的效果不会立刻显现出来;从长期看,俄罗斯的软实力是不会久居人下的,其发展潜力和前景不容小觑。
外语论文网 www.waiyulw.com
  【关键词】俄罗斯 软实力 外交 前景
  【作者简介】万青松,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西方语言文化学院俄语专业2017级探讨生;王树春,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法律院副院长、国际问题探讨所副所长、教授、博导
  【中图分类号】D851.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568-(2017)03-0093-107
  巩固自身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与权威并为国内社会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是所有国家对外政策的中心任务。但实现这一任务的外交工具却随时代变化而变化。在冷战时期的两极格局下,以军事和经济实力为核心的硬实力扮演着不可替代的影响。随着冷战结束后两极格局不复存在,加之全球化进程和各国相互依赖的不断深化以及由此而来的国际体系转型,软实力(soft power)对世界政治的作用日益凸显,已经成为衡量一国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准之一,被赋予等同于传统的军事、政治与经济资源的重要地位。软实力概念由哈佛大学教授约瑟夫·奈(Joseph Nye)在20世纪90年代初提出,指一国通过吸引而非威逼或利诱达到目的的力量,是国家综合实力中除传统的基于军事和经济等硬实力之外的重要组成部分。 现在,软实力已经成为世界许多国家最高领导人频繁使用的术语之一。 软实力作为一种外交手段越来越多地用于实现国家的对外政策任务,利用软实力外交来实现国家的战略目标也越来越受到大国的偏爱,俄罗斯就是其中之一。进入新世纪以来,俄罗斯对软实力在对外政策中的地位的认识日益深入,进而采取一系列方法大力推动软实力外交实践,取得了重要的外交成绩,尽管仍有相当的提升空间。
  一、俄罗斯对软实力重要性的认知演变
  作为传统的世界强国,俄罗斯历来擅长使用硬实力,一如俄谚语所言:“铁棍横扫,无招可挡,若要抵挡,铁棍加粗。”19世纪俄国沙皇亚历山大三世曾说:“俄罗斯仅有两个可靠的盟友--军队和舰队,它们是控制大陆与海洋的重要力量,也是俄罗斯打开世界强国大门的钥匙。”可以认为,以硬实力为核心手段实现俄外交政策目标,显然是自亚历山大三世以来的俄国对外政策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深深地作用着俄外交实践。但这一情况在进入21世纪后有了明显改善,俄罗斯对软实力重要性的认知发生了巨大变化。
  尽管俄罗斯传统上强调硬实力,但其对世界的最大作用仍是来自于软实力,而非其火力强大的卡拉什尼科夫冲锋枪、世界数一数二的核武器、他国难以比拟的丰富能源资源和令人毛骨悚然的克格勃等。历史上,俄罗斯在苏联时期已经出色地应用软实力,且不乏酣畅淋漓地发挥软实力作用的例证。例如,苏联通过传播“红色文化”,在世界上掀起了“以苏为师”的意识形态风潮。在苏联老大哥的“关照”下,亚非拉国家争先恐后地建设苏式社会主义。尽管苏联已经解体,但那一时期的软实力实践仍为俄罗斯留下了丰厚的外交遗产。以中国为例,20世纪初,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和苏维埃文化。20世纪50年代苏联援华,送来了先进武器、156个工业项目和大批苏联专家。然而,数十年后留在中国大地上的并非苏式机器设备和飞机坦克,而是苏联专家的设计思想、管理经验和操作技巧,苏联人的精神风貌和生活方式,以及屹立于世界文明之林的苏俄文化。直到现在,中国人对俄罗斯的好印象,无不来自俄罗斯的芭蕾舞、巡回画派大师的油画、普希金和托尔斯泰的杰作、俄罗斯民歌和苏联电影……一言以蔽之,是俄国的软实力。
  虽然软实力概念早在冷战结束之际就已被提出,但深陷转型困境的俄罗斯显然来不及学习和利用软实力外交。直到新世纪普京执政时期,软实力才进入了俄罗斯的政治词汇,逐渐受到俄最高领导人的重视。2004年时任总统普京在两年一度的驻外使节与代表大会上指出:“驻外使节和机构代表需积极参与塑造俄罗斯在国外的良好形象,特别是在后苏联空间地区,以维护俄的立场。” 随后,“软实力”一词便频繁出现在俄官方的一系列对外政策文件中。到梅德韦杰夫执政前,俄国内已经围绕软实力外交达成重要共识,“增强俄罗斯的软实力有助于维护国家安全和国家利益,提高对外政策的有效性。” 这为梅德韦杰夫执政时期增强软实力的努力奠定了扎实基础。2017年5月15日,梅德韦杰夫成立总统直属的反篡改历史和损害俄罗斯利益委员会。同月底,根据梅德韦杰夫总统的指示,俄罗斯总统办公厅成立了国际形象委员会。2017年2月,俄罗斯又成立卡尔恰科夫公共外交基金会,进一步加强俄罗斯的对外公关和软实力建设。
  普京在担任俄罗斯总理期间和重返总统职位后,对软实力重要性的认识进一步深化。他曾多次在其总统竞选纲领性文章中强调软实力的影响,认为软实力对实现国家利益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首先,在西方利用价值观来压制俄罗斯的态势下,普京特别希望通过俄罗斯独一无二的地缘政治优势,挖掘东方文明的思想和文化价值,将欧洲文明与东方文明结合起来,以建设和增强俄罗斯的软实力。普京曾指出,“俄罗斯能够也应该发挥应有的影响,这种影响是由其文明模式、伟大的历史、地理及文化基因所决定的。”   其次,普京认识到,俄语、教育服务、文化、艺术是俄罗斯软实力的重要资源。俄罗斯拥有璀璨的文化,帝俄和苏联都曾大力输出俄语和俄罗斯文化,扩大周边作用,形成势力范围。普京在《俄罗斯和变化中的世界》一文中指出,“俄罗斯继承了伟大的文化,在东方和西方都被认可。但是,现在我们在文化领域、国际市场上推动文化发展的投资还很薄弱。全世界对思想意识、文化领域的兴趣复苏了,这一点表现在社会和经济联入全球信息网络。这给俄罗斯在创造文化价值方面提供了新的机会,实践证明俄罗斯在这方面还是有潜能的。关于俄罗斯来说,不只是保护自己文化,而且可以把它当作走向全球市场的强大因素。俄语空间几乎包括原苏联的所有国家和东欧的大部分国家。这不是要建立帝国,而是文化传播;不是大炮,不是政治制度输入,而是教育和文化的输出,这些都将为俄罗斯的产品、服务、思想创造有利的条件……我们应该加倍提高俄罗斯教育和文化在世界上的地位,特别是针对讲俄语和懂俄语的国家的民众。”
  第三,普京认为,俄罗斯拥有横跨欧亚的特殊地缘优势,有助于俄罗斯在东西方表现得更加活跃,应该作用世界的变化。俄罗斯期望广泛参与国际多边外交,推出国际认同的世界思想,在国际制度安排中获取主导权,从而掌握话语权,增强其软实力。具体的方法可包括以下方面:切实参与裁军、打击海盗、保护生态等世界和地区重大问题的解决;在国际组织中开展有效的工作,向伙伴提出共同关心的倡议和积极的日程表;未雨绸缪地解决对外政策问题,在国际政治中避免孤立;重视人性化外交,积极参与主要的国际辩论平台,加强与外国同行的个人交往与幕后活动;领导人多与外国媒体工作会晤,少做官样文章,外媒就不会老去找反对派;开发航天、军备、文化和体育等有利于树立俄罗斯正面形象的传统强项;重新关注苏联时期有优势有基础的亚非拉外交;做好国内工作,在民主、人权、自由和法学至上等人类共同价值观上,不要与世界唱反调,否则容易被看做“遗传基因非民主国家”,使改善国际形象的努力付诸流水;等。
  最后,普京也认识到需要广泛利用公共外交提升俄罗斯国家形象。普京曾深刻地指出,“目前不得不承认,俄罗斯的国际形象并不是我们自己打造的,因此它经常被歪曲,既不能反映我国的真实情况,也不能反映我国对世界文明、对科学和文化所作出的贡献,目前我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也与实际情况不符。那些动辄主张用导弹说话的人广受赞扬,而那些一直坚持必须进行克制对话的人却似乎是有过错的。我们的错在于我们不太会解释自己的立场,这才是我们的错误所在。” 或许,普京在作上述讲话时是在反思俄格“五日战争”对俄罗斯国家形象的损害,尽管俄罗斯当时并非错的一方。至于如何改善和提升国家形象,普京认为,公共外交是重要手段之一,而大量的俄侨又是最具潜力的公共外交资源。普京强调把侨胞工作当作外交工作的最重要内容之一:“俄罗斯外交与领事机构有责任24小时维护我国公民和海外侨民的权利和利益。应对人们的需求做出迅速反应,要为他们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支持。对国家的尊重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国家关心那些处于其无法决定的困难或无法预测的处境中的公民,什么原因并不重要。当然,我们还需要彻底反思常年旅居国外的公民所扮演的角色。许多人都想为自己的祖国做些事,都想支持自己的国家,而我们的境外机构有时却不能正确评估这种情绪和能力。我认为,对苏联公民,对出生在苏联甚至是俄罗斯帝国的公民的直系后代,应简化他们加入俄罗斯国籍的手续。”
  基于上述认识的深化,普京在重返总统职位后不久的2017年7月9日便再一次在两年一度的驻外使节和代表大会上强调,“应加强俄罗斯的软实力建设,以免让俄罗斯的形象和在国际事务中的立场都受到歪曲,利用软实力来实现自己的利益”。 可以认为,增强软实力已成为俄罗斯对外政策的优先日程,软实力外交已成为俄罗斯外交的主要工具之一。
  二、俄罗斯的软实力外交实践
  俄罗斯拥有潜力巨大的软实力资源,但未能很好地挖掘。随着俄罗斯在进入21世纪后对软实力重要性的认识日益深入,俄罗斯在过去几年里迅速加大了对软实力建设的投入,在软实力外交方面取得了不小的进展,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即大力开展文化外交、积极参与多边外交和注重开拓公共外交。
  第一,建立专门的文化外交机构,大力开展文化外交。
  2017年12月18日,梅德韦杰夫总统签署了《俄罗斯在国际文化与人文合作领域的政策主要方向》法令。值得一提的是,该文件是对2017年版《俄罗斯对外政策构想》的重要补充,文件明确把文化外交作为增强软实力的重要工具,俄语论文范文,规定需应用特殊的形式与措施作用舆论,巩固俄罗斯在国际舞台的权威,进而振兴俄罗斯为一个自由与民主的国家。
  俄罗斯外交部是实施文化外交的主要机构,其主要任务包括输出俄罗斯高等教育服务、推广俄语和传播俄罗斯民族文化价值。俄外交部下属的独联体、侨胞事务与国际人文合作联邦署(Россотрудничество,简称“俄罗斯合作署”)负责具体的文化外交事务。该机构于2017年由俄总统亲自批准成立,其主要任务是支持与推广俄语和俄罗斯文化,促进独联体地区的一体化进程,保护和援助俄海外侨胞,用人文手段巩固俄罗斯在国际舞台的立场,维护俄罗斯的国家利益。
  俄罗斯合作署的主要活动是通过其在国外设立的代表处--俄罗斯科技与文化中心进行运作。目前俄罗斯已经在59个国家设立了俄罗斯科技与文化中心,在17个国家派驻负责文化外交的代表,到2020年这些机构的数量将增加到100个。 此外,俄罗斯外交部每年都将组织各种各样的文化活动,推动文化外交的开展。仅2017年俄外交部就在世界范围内组织了一系列活动,如:组织俄58所大学在独联体与其他国家进行巡回展,在法国巴黎举办俄法人文大学校长与系主任论坛,在意大利举办俄意大学校长论坛以及有关文化与艺术的国际研究会,设立“普希金”日,等等。此前,俄罗斯已与包括中国在内的一系列国家相互举办国家年和语言年,以进一步推广俄语与俄罗斯文化,发挥俄语作为联合国官方语言之一的应有作用,输出俄罗斯的教育服务。目前,俄罗斯外交部正在制定《俄罗斯联邦输出教育服务构想》,并同俄罗斯教育与科学部以《2017—2017年的联邦俄语规划纲要》为基础,共同制定《俄罗斯联邦支持推广俄语的国家构想》。此外,俄罗斯经济发展部已决定在2020年前教育投入须占到国民生产总值(GDP)的7%。   俄罗斯开展文化外交的主要阵地首先是独联体地区,然后是与欧盟国家建立统一的文化空间,最后才是加强与美国、加拿大以及金砖国家的双边文化合作。在与独联体国家的人文合作中,俄罗斯推动独联体成员国达成共识,宣布2017年为独联体青年年;俄罗斯还与独联体成员国共同制定了《2020年前独联体成员国青年合作战略》,明确各年度的行动计划,提高计划实施效率。 受美国利用“自由之家”和全国民主基金会(National Endowment for Democracy)等非政府组织向国外推广美国价值观的启发,普京总统委托莫洛托夫的外孙、著名政治学家尼科诺夫(В. Никонов)于2017年成立非政府组织“俄罗斯世界”基金会(Фонд ?Русский мир?),每年筹集2200万美元,在世界各地推广俄语与俄罗斯文化,目前在世界范围内已经设立了88家俄语中心,仅在中国就已设立7家。 2017年8月16日,在上海合作组织比什凯克峰会上,时任总统普京倡议成立“上海合作组织大学”(УШОС),得到各成员国的一致赞同,该构想的目标是组建一个成员国高校间的非实体合作网络,搭建合作平台,旨在加强成员国之间的教育合作与交流,促进成员国学生和人员流动。经过一系列协商,上海合作组织大学已于2017年开始招生,进入了实质性合作阶段。2017年9月27日,在中国进行国事访问的梅德韦杰夫总统为位于北京的俄罗斯科技文化中心揭牌。这是当时中国境内第一家由俄罗斯官方开设的科技文化中心,内设电子图书馆、电影厅和礼堂,将定期举办图片展、图书展、影展、演出等文化活动,为中国人了解俄罗斯提供一个便捷的多媒体窗口,促进两国民间文化交流与合作。2017年由梅德韦杰夫总统亲自打造的斯科尔科沃创新中心,目前已经有300多家从事创新探讨和设计的企业在这个创新中心落户。中心正在建设现代化制造工艺大学,已经与先进的外国企业签订了伙伴关系协议,最终目标将把斯科尔科沃建成俄罗斯第一个在科学、教育和创新领域的全球性项目的模板,推广科技文化,发展俄罗斯的知识经济。
  第二,积极参与并推动国际多边体制合作,加大多边外交力度。
  为了让世界客观正确地理解俄罗斯,俄罗斯参与国际多边合作的热情明显上升。今后几年,俄罗斯将承办多次大型国际活动,如2017年的二十国集团峰会和世界大学生运动会,2017年的八国集团峰会和索契冬奥会,2017年的世界冰球锦标赛,以及2018年的足球世界杯,等。 这些大型国际活动的举办将为俄提供千载难逢的软实力外交机会。
  近年来,俄罗斯还大大加强了在亚太地区的国际多边合作,外交趋于积极。首先,俄罗斯十分看重上海合作组织。上海合作组织是新的区域性国际组织,俄罗斯作为该组织的创始国在工作中发挥了巨大的影响。关于俄罗斯来说,加强与上海合作组织的合作具有特殊的意义。其次,俄罗斯长期视东盟为亚太地区非常重要的区域性国际组织,积极发展与东盟的对话伙伴关系,参加东盟地区论坛,并利用这个论坛阐释俄罗斯在国际安全问题上的立场。第三,俄罗斯认为亚太经合组织是亚太地区非常独特的一体化机制,积极参加亚太经合组织峰会,参与亚太经合组织论坛,旨在通过该组织开展多边外交。2017年俄罗斯在远东最大城市海参崴成功地举办了亚太经合组织峰会,为其增强在亚太地区的存在奠定了基础。第四,俄罗斯非常关注联合国亚太经社理事会的工作,并积极与该理事会进行合作,在交通、能源和环保等领域展开有效合作。俄罗斯十分支持哈萨克斯坦倡议的“亚洲相互协作与信任方法会议”。最后,俄罗斯还非常重视东亚峰会的战略重要性。2017年俄罗斯如愿以偿地加入了东亚峰会,将其视为建立公开透明、包罗万象和平衡的安全与合作架构。总之,俄罗斯的目标是建立亚太区域伙伴多边合作网,视之为维护区域持久和平、稳定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一步。俄罗斯多次建议把安全问题作为亚太区域机制的议题,认为这将有助于亚太各国保持首脑对话机制,以便各成员国就最迫切的区域问题、威胁和挑战开展积极的跨文明、跨宗教对话。
  此外,俄罗斯还致力于在亚太地区建立多边对话平台,比如期望建立俄美中三国对话平台,讨论亚太地区局势;俄罗斯倡议的中俄印三国会晤机制已经启动,运行良好;在俄罗斯的推动下,2017年在俄叶卡捷琳堡市正式启动了第一次金砖国家会晤机制;支持朝核六方会谈,稳定朝鲜半岛局势;积极介入解决伊朗核问题和阿富汗问题等地区热点问题。俄罗斯积极参与亚太地区的多边国际组织的活动,最主要目标在于使俄罗斯进一步融入亚太地区一体化进程,进一步加大参与亚太地区多边组织的力度。
  第三,加强公共外交的力度,着力改善国家形象。
  迄今为止,俄在改善国家形象方面做了较多工作。2017年俄罗斯创办了“今日俄罗斯”(Russia Today)英语频道,它是俄罗斯第一家英语国际新闻频道,也是第一家全数字化的俄罗斯电视频道,由国有的俄罗斯新闻社所拥有,思想开放的“80后”美女西莫尼扬(Маргарита Симоньян)任总编辑,旨在向西方观众阐释俄罗斯对世界重大事件的官方立场和俄罗斯国内新闻事件,塑造“没有偏见的俄罗斯形象”。2017年,俄罗斯为了保证本国和外国媒体跟国家机关的互动,成立了一个名叫“媒体会所”(Press Hall)的沟通小组。2017年2月,梅德韦杰夫总统下令成立公共外交基金会和国际事务委员会,前者将赞助非政府组织积极参与国际合作和外交活动,后者的宗旨是促进俄罗斯公众同非政府组织的合作。在2017年中国举办的上海世博会俄罗斯馆增加科技创新中心斯科尔科沃、俄罗斯联邦纳米集团的展示内容,更多展现俄高新技术成果和现代化理念,吸引中国公司扩大合作。
  近年来,俄罗斯还举办了一系列的专业性论坛,进一步塑造俄罗斯的新形象。自2004年起,俄罗斯每年秋季邀请西方国家数十名“俄国通”参加瓦尔代国际辩论俱乐部年会,就当年度俄罗斯与世界重大政治经济安全问题相互交流沟通。自2017年起,该组织邀请包括中国学者在内的多国学者参加年会,其间日理万机的普京总要抽出3小时宴请与会的外国学者,并回答大家随机提出的问题,这一做法一直延续至今。自2017年起,梅德韦杰夫总统倡议增设新的国际交流平台--雅罗斯拉夫尔论坛,意欲把它办成政治领域的俄版“达沃斯论坛”,每次邀请包括中国学者在内的数百名各国政治家和学者,以展现自己在世界上的积极影响,并坦然面对建设性批评。为了使境外俄文媒体更客观地报道俄罗斯,俄新社几年前开始举办两年一度的苏联地区俄文媒体论坛,中国媒体也获邀参加,总统亲自到会与外国代表坦诚交流。   独联体是俄公共外交的先行之地,这也是俄拥有的最大优势资源。目前俄罗斯在独联体地区依然保留了正面形象:世界上幅员最大、资源最丰富的国家;对世界事务产生巨大作用的国家;制衡西方强权的国家;科学和文化艺术高度发达的国家;在宗教和文化方面相当宽容的国家;是苏联时期一切积极事务的合法继承国;是后苏联地区稳定和发展的保证;是后苏联空间一体化的核心。这些光环主要得益于俄与独联体国家有若干世纪的共同历史和文化,有相近的政治条件,而俄罗斯的军事和经济硬实力又足以反制西方对这一地区的作用。目前俄语在多个独联体国家仍旧拥有官方语言地位:在白俄罗斯是国语,在哈萨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是官方语言,在塔吉克斯坦和土库曼斯坦是族际语言,在乌克兰是少数民族语言。直到现在,独联体各共和国的众多高层干部、文化科技界精英,依然是苏联时期培养起来的。正是由于具备上述优势资源,俄罗斯近几年加大对独联体的公共外交力度,把独联体作为其公共外交的试验场,期望之后再把其经验推广到世界其他区域。
  旅游也是公共外交的一种形式。生态多样、文化积淀深厚、原生态自然和人文景观丰富的俄罗斯,可以成为万众向往的旅游目的地。由于俄罗斯餐饮、交通、旅馆业欠发达且价格高,博物馆门票贵、展品少,仇外袭击屡屡发生,大大限制了俄罗斯吸引游客的能力。莫斯科和伦敦同样是大国首都,同样是欧洲古城,每年吸引的外国游客量却有天壤之别,前者400万人,后者1800万人。近来,俄罗斯已经着手这方面的工作。比如,2017年在中国启动的俄罗斯旅游年,这是俄又一重大举措,主要成果是当年中国赴俄游客人数激增40%。可见,拥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丰富的人文自然景观的俄罗斯旅游潜力不可低估。
  三、俄罗斯软实力外交的评估与展望
  根据国际软实力指数排名,俄罗斯位列世界第十位。按照俄罗斯专家的说法,这与其世界第二的军事实力不太相称。 因此,其未来目标是尽快挖掘和发挥俄罗斯软实力资源的潜力,最大限度地服务于国家利益。虽然现在俄罗斯软实力外交的资源与成绩颇多,其战略目标也非常明朗,但它同样存在不少问题和难以克服的困难,这导致其发展也面临诸多挑战。
  首先,推广俄语言与文化,输出教育服务还有较长的路要走。
  语言是文化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目前俄语在世界的状况并不理想。苏联的大多数共和国独立后采取“去俄罗斯化”的政策,许多学生放弃俄语,醉心学习英语,欣然采用西欧和美国的教育模式,这些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俄语的作用。乌克兰一直希望融入欧洲社会,因而采取取消俄语作为官方语言、停播俄语广播和电视节目、限制俄语使用范围的方法,一度引起俄乌关系的摩擦。据俄罗斯教育科学部社会调查中心2017年6月发布的预测数据,由于人口减少,到2025年,俄语将由现在的世界第四普及语言(仅次于汉语、英语和西班牙语),跌到第九位,被法语、印地语、阿拉伯语、葡萄牙语和孟加拉语超过,届时全世界将只有1.52亿人讲俄语。 在输出教育服务方面,目前在俄罗斯就读的留学生有80%来自于独联体和亚非拉地区。按照外国留学生数量,俄罗斯居世界第十位,与苏联时期居世界第二有很大差距。俄罗斯大学的世界排名并不理想,按照英国《泰晤士报》2017年度的世界大学排名,俄语论文,俄罗斯没有一所大学进入世界一百强,对优质生源的吸引力明显下降,而苏联时期有60—70所大学进入世界三百强。 在20世纪中苏蜜月时期,俄语曾是中国第一外语,到苏联留学是中国学子的人生梦想。今天,俄语在中国已经成为与德语、法语、葡萄牙语和阿拉伯语等类似的小语种。在位居世界第一的80万中国海外留学生中,留俄学生仅占1/40。在最吸引中国留学生的国家中,俄罗斯甚至还挤不进前八。
  其次,俄罗斯科研发展滞后、创新能力不足,重大地阻碍了其软实力的提升。
  俄罗斯政府财政预算用于科学探讨投入较少,国家和公司的创新能力普遍较低,对国外技术依赖严重。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创新能力也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主要体现。据俄专家略论,在21世纪的第二个十年里,世界将形成四个主要科技中心:美国(占全球科技研发支出35%)、欧盟(占24%)、日本和中国(各约占12%)。俄罗斯的比重不足2%,在科研支持方面仅为美国1/17,欧盟的1/12,中国的1/6,印度2/3。
  导致这种状况的根源在于,俄罗斯在苏联解体后大幅度减少了对基础科学和实用科学探讨的财政支出。苏联对科研的投入比重占到了国民生产总值(GDP)的5%左右,在世界处于前列。苏联还拥有强大的基础和实用科学探讨体系,包括3000多个探讨机构和超过150万的科研人员,大约占全世界科研人员总数的1/4。 这些资源的集中有助于苏联在所有军工领域实现了较大技术突破,包括航天、核能和仪器仪表,苏联的基础科学探讨和许多实用科技产业在相当长时期内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俄罗斯独立后,近20年实际上一直在啃苏联的科技老本,而独立之初的经济改革又使大部分科技产业私有化或无声无迹地消失。俄从事科研的机构和组织已减少了一半多,从事科研的人数仅剩1/3。另据经合组织统计,在俄经济领域,每1000个工作人员中仅有6.7个科研人员,而芬兰有15.4个,日本有11个,美国有9.7个,韩国有9.5个,法国有8.3个。 除俄政府缩减了对科研的财政支出外,俄非政府机构对科研的支持也较弱,其投入资金占总量的比重甚至在逐渐减少(表1)。此外,由于国家取消了设在高校的科研机构和私有化、重组了一些探讨机构,俄科研机构总数减少了13%,这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国家的科研水平。 2017年,俄宣布在莫斯科郊外建立斯科尔科沃创新中心,欲打造俄版“硅谷”,树立俄创新经济样板,但事实上俄国内对这个中心的争议很大。因为俄曾修建过大量的创新技术基础设施,包括技术应用区、IT软件园、科技园区、创新技术中心、技术转化中心、科技公司孵化器基地等,但据俄专家估价,这些基础设施中仅有10%-15%能够正常运转,其他大部分都因资金短缺而处于停运状态。   第三,俄罗斯的国家形象改善效果并不理想,彻底改头换面难上加难。
  尽管俄罗斯在改善国家形象方面投入了许多资金,做了大量的工作,但是其结果并不理想。2017年德国马歇尔基金会(German Marshall Fund of the United States)首次把俄罗斯纳入其调查探讨范围,其结果显示欧洲国家与美国对俄罗斯的不友好感首次出现上升趋势。美国民众对俄罗斯持良好印象的比例从2017年的48%下降到2017年的42%,在欧洲相应地从2017年的55%下降到39%。而在欧盟成员国中,俄罗斯传统合作伙伴德国、法国却成为了对俄罗斯持不友好感的两个主要国家,分别占63%和64%。调查还显示,欧盟成员国除斯洛伐克外,其他所有国家对俄罗斯持负面印象的比例都呈上升趋势。 美国知名民调机构皮尤探讨中心(Pew Research Center)于2017的调查结果增强了前一调查的说服力。皮尤中心调查的所有国家对俄罗斯持良好印象的受访者比例都呈现不同程度的下降态势,美国为12%,西班牙为10%,法国为17%,德国为14%,英国为12%,土耳其最高,有多达53%的民众对俄罗斯不友好。皮尤探讨中心认为,调查各国对俄罗斯的良好印象处于近四年来的最低水平。
  在西方国家心目中,俄罗斯是一个贫穷、蒙昧、奴性、专制、好战的国度,这些进一步强化了俄罗斯在西方心目中的负面形象。苏联解体后,虽然俄罗斯认同西方基本价值观,但却没有带来融入发达国家的预期效果。美国主导的西方大众文化固定化并放大了苏联时期遗留下来的俄罗斯负面形象。直到2017年,俄罗斯在美国人心目中的六大标志依然是:共产主义、克格勃、冰天雪地、黑手党、卡拉什尼科夫冲锋枪和“莫洛托夫鸡尾酒”。与此同时,西方不希望俄罗斯改变负面形象,因为这可使西方的政治精英借助来自俄罗斯的外部威胁化解本国难题。把强硬维护俄罗斯利益的普京形容为世界政治舞台上的头号恶魔,有助于小布什掩盖伊拉克战争的败绩,有助于英德两国领导人掩饰大西洋外交的失败,有助于欧盟维持团结,有助于欧盟在东扩的同时维持对新东欧的歧视方法,有助于促使独联体国家疏俄亲欧。俄想要彻底扭转上述负面形象,其难度可想而知。
  最后,俄罗斯的政治理念缺乏吸引力,也将作用其软实力的提升。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一心融入西方,但结果却是大失所望,西方不但不接纳俄罗斯,反而一步一步地吞蚀俄罗斯的战略空间,给俄罗斯回归欧洲、建立强大的西式民主国家蒙上了一层厚厚的阴影。直到今天,俄罗斯对本国在全球化世界中的定位依然不明朗。普京建立了行之有效的威权主义垂直政权体制,对维护国家统一和稳定起到了一定影响。但这一体制反应不灵敏,易于政令畅通,不便下情上达,因此其效率也就可想而知。不管是“可控民主”,还是“主权民主”,抑或是“梅普组合”双头鹰执政模式,似乎这些政治理念都没有被其他国家所接受,在探究行之有效的政治理念的道路上俄显然还有较长的路要走。俄罗斯同时是世界上腐败最严重的国家之一,腐败行为可以用触目惊心来形容。2017年,国际腐败监督组织“透明国际”年度清廉指数排名,俄罗斯在182个国家中排在第143位。面对国内的腐败局面,俄采取了一系列打击腐败的方法,但这一切看似严厉的举措还是收效甚微。据俄罗斯反贪组织2017年8月发布的调查报告显示,俄罗斯官员贪腐总额已占到GDP的50%,俄罗斯80%以上的官员有腐败行为。这意味着,俄罗斯人民每创造1卢布财富,就有一半被不良官员们以各种名义纳入自己的腰包。 官僚的腐败成为了俄罗斯难以治愈的心病,自然也就作用了俄的政治吸引力。
  21世纪国家间综合国力的竞争,是在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的背景下展开的。在这场竞争中,软实力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影响。尽管其软实力外交的效果短期内难以显现且仍面临重大困难,但俄罗斯已经将软实力外交作为对外政策的最优先任务之一。长远来看,俄罗斯的软实力不会久居人下,其发展潜力和前景不容小觑。

免费论文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