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女性文学在联邦德国的产生与发展》-德语论文下载
摘要:70年代,联邦德国文学出现阵容强大的女性文学写作潮流。女性作家们用文字作载体,建构自己的女性话语空间,追求妇女自由、平等和解放的理想,表达的方式五色缤纷不拘一格,对认识和了解联邦德国文学的发展轨迹很有意义。
关键词:女性文学;女性意识;女性经验;妇女解放
一
70年代是联邦德国当代女性文学潮流的产生期和高潮期。还在60年代的时候,联邦德国社会的“政治化”浪潮,就同时激发和强化了联邦德国女性的自我觉悟与意识。60年代在美国出现的妇女解放运动席卷整个西方社会所掀起的世界妇女运动“第二次浪潮”,也同时推动和促进了联邦德国女性的自我精神与关怀。还有以法国西蒙娜•波伏瓦等人为代表的女权主义先锋的号角,也同时作用和刺激了联邦德国女性的自我思想与情怀。在这些内部和外部条件影响下,还在60年代“政治化”活动期间,一代联邦德国妇女就认识到“靠和平的方式不可能赢得和平,妇女的解放必须自己拿起武器,与传统的价值观念和道德原则进行抗争”,①因此在当时社会活动组织内,就有妇女代表提出,长期以来由男权社会确定的价值体系、行为规范以及对女性的定位要求和性别歧视,在人们的头脑中已经根深蒂固,即使是在社会运动组织中也都没有任何的改变,而因此有意识地推行一条性别路线,与男性中心分庭抗礼,导致内部出现性别异同二元对立。70年代初在联邦德国爆发的妇女斗争运动,以要求自主决定生育权为契机,反对男性中心主义社会压迫,更是进一步突出了妇女要求解放的呼声,同时也表明了妇女自我意识的觉悟、张扬和强大的力量,②给妇女解放运动注入了新的活力、意义和目标,使人们的关注焦点,由关注世界上被压迫国家、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的独立解放,转为关注妇女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地位问题。妇女问题深入人心,不仅是政治学、社会学家的重要关注对象,也是文学创作者们的追问话题。③到了70年代中期,就有许多女性作家、作者、文学新人急速涌现,以一种集团的姿态登上长期被男性作家几乎是世袭垄断的文坛,以一种当仁不让的态度抢占一直是被男性话语主导占据的文苑,让一股阵容强大、空前喧闹、群星璀璨、流光溢彩的女性文学潮流,在联邦德国文学上空横空出现。
二
以激发了文学界的探究热情、引发了社会的热烈反响而言,联邦德国女性作家在这个时期的著作,就有卡琳•斯特鲁克的《阶级爱》、《母亲》、《爱》和《分手》,加布里艾莱•沃曼的《小葆琳独自在家》、《美丽的禁猎区》和《巴登魏勒的初秋》,埃尔弗里德•耶利内克的《女情人们》,玛戈特•施罗德的《不让须眉》,魏蕾娜•斯苔芬的《蜕皮》,克丽斯塔•莱尼希的《去势》、《狼与寡妇》和《永久性学校》,伊丽莎白•普莱森的《向贵族通报》,玛丽安娜•赫尔佐格的《勉强糊口》,巴巴拉•弗里施穆特的《索菲•西尔伯的神秘》、《阿密》和《凯与对模特的爱》,布里姬特•施魏格的《盐是如何来到大海的》,安格莉卡•梅西特尔的《玻璃质天堂》、《我们贫穷,我们富有》和《世界的另一半》,尤塔•亨利希的《思维的性别》,卡琳•比德森的《好年景》、英格博格•德莱维茨的《昨日今天--—百年沧桑再现》、《十月的光线》和《易北河上的冰》,巴巴拉•布龙宁的《女儿》,赫尔迦•玛丽娅•诺瓦克的《冰神》,布里古特•柯洛瑙尔的《丽塔•明斯特》,吉塞拉•埃尔斯勒的《边缘》,卡洛琳娜•穆尔的《女友》,伊莉莎白•阿尔贝尔森的《第三位》,斯芬德•梅里安的《童话王子之死》等一大批长篇或中篇。④这些在70年代受到妇女解放运动的强烈推动和与之积极配合而迅猛出现的联邦德国女性文学代表作,沿着新时期妇女运动的实践、理论、思维、立场、态度和观念,循着争取妇女自由、解放、平等、独立、自主的时代脉络,将妇女运动中提出、思索、讨论、言说、追问、质疑、抨击、批判的问题演绎成文学内容,是在女性主义文化情景下的或者说是在女权主义思潮背景下的以自觉的女性意识为指导的文学创作。创作者们以明确的女性身份进入写作,以女性自身的敏感性和价值标准作为基准点,常常从自身的经历、体验、感受和认识出发,常将自己喜、怒、哀、乐、欲、爱的经验、心理以及隐私、隐秘诉诸笔端,竭力发现女性自我、寻求女性自我、表现女性自我,真实、坦率、生动地向读者展示一个新异而陌生的世界,将女性悲苦、困惑、敏感、伤感、自觉、自信、自恋、拒绝、抗议、挣扎、寻找、主体性、性别意识、身份焦虑等不加掩饰或充满骚动和喧哗地暴露出来……这也就带出了这里所说的70年代联邦德国女性文学的概念之外延与内涵:它是由女性作家、女性作者以自觉的女性身份为写作主体,往往是以女性读者为寻求的阅读对象,以对男权社会的抗争、抗辩或挑战为姿态,以解构男权文化秩序为写作目标的表达女性身份、女性经验、女性情感、女性生命、女性存在、女性命运、女性追求的文学。
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