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音乐教学中德育渗透的途径[德语论文]

资料分类免费德语论文 责任编辑:茜茜公主更新时间:2017-05-23
提示:本资料为网络收集免费论文,存在不完整性。建议下载本站其它完整的收费论文。使用可通过查重系统的论文,才是您毕业的保障。

  摘 要: 音乐教学含有丰富的德育内容,音乐教学中的德育是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中心展开的。此外,音乐教材中还教育学生爱家乡、爱自然、爱学习、爱劳动、爱科学,树立远大理想、继承革命传统,尊敬师长、互相友爱等,从多种角度帮助学生形成高尚的道德品质。音乐教学应通过生动的音乐形象,在进行审美教育的同时,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寓德育于美育之中,不断发展学生德育上的自我教育能力。
外语论文网 www.waiyulw.com
  关键词:音乐教学 德育 渗透途径
  一、利用音乐陶冶情操的功能渗透德育
  音乐之所以美,关键是音乐把动态与静态的美、情感的美通过艺术化的声音组合表现出来,使人在有意或无意之中,从生理和心理上受到作用。它的美能使无数人为之动情、为之振奋、为之倾倒。学校音乐教育应该多让学生欣赏一些优秀的音乐著作,充分享受一切美的音乐,老师不时对学生进行讲解,让学生进一步去体会理解音乐的内涵。如《保卫黄河》有着非常鲜明,生动有力的音乐形象,它以跳动起伏,生气勃勃的战斗精神构成它的声调特征,表现了我们伟大祖国的英雄儿女斗志昂扬的奔赴抗日救国战场,掀起了民族解放斗争巨浪的热烈场面,生动的刻画出保卫黄河,保卫祖国,英勇杀敌的光辉形象,在这一刻学生一定会受到心灵上的震撼,激发出爱国主义热情,以及顽强的斗志。
  二、在音乐中加强爱国主义教育
  爱国主义是道德教育中不可缺少的内容。在音乐教学过程中,适当多选择那些歌唱祖国、歌唱党、歌唱社会主义的优秀歌曲进行教学。比如欣赏《黄河大合唱》时,教师要让学生了解作者创作这首歌曲的背景,冼星海是在回国后痛感民族危亡的深重,深知民众的苦痛。在民族危亡的严重关头,他站在民族斗争的前面。他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他确信中国共产党才是中华民族的中流砥柱。为了民族解放,“为抗战发出怒吼”,他以黄河作为中华民族的象征纵笔谱写歌曲。整首歌曲旋律热情奔放,赞颂了伟大坚强的中华民族。歌曲中紧张的船夫号子表现了中国人民英勇顽强的性格。凄楚悲愤的曲调表现出日本帝国主义给中国人民带来的沉重苦难,雄壮激昂的歌声表达了中华儿女在当的领带下必胜的信心。同时要使学生懂得,不能让历史的悲剧重演。
  三、利用音乐开发智力的功能渗透德育
  音乐能开发学生的智力,但音乐教育并不是只偏重于开发智力,音乐开发学生的智力是弥补传统教育中多年来偏重语文,数学,物理,化学,强化左脑应用,而右脑开发与利用严重缺乏的现象。通过音乐开发尚未发展完善的大脑,能使左右脑平衡发展,这对开发学生的智力有着特殊的影响。在音乐课中,生动活泼的音乐欣赏,表现和创造活动,能够激活学生的表现欲望和创造冲动,在主动参与中展现他们的个性和创造才能,使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得到充分发挥。由此可见,音乐课不是单一的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它还培养着学生的创造精神。那么,在音乐课中教师创造性的引导学生理解和诠释音乐著作的过程尤为重要。这个过程也是给教师把德育渗透到音乐教学中一个很大的空间。比如在音乐欣赏课中,教师引导学生在欣赏音乐的时候不能被动的去体验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也不能被动的去接受某人对著作的诠释,而应该根据自己的审美经验,生活经历,以及自己的心理特点,思维习惯来诠释著作,从而巧妙的把道德渗透到学生的思想和心灵中去。
  四、结合课外艺术活动进行集体主义教育
  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艺术活动也是培养学生高尚情操,美好品德的重要途径。马克思说:“只有在集体中,个人才能获得发展其全面才能的手段。”课外活动正是培养学生的集体观念和合作意识,使他们融入集体互帮互助的良好氛围之中,让学生切身体验团队合作精神,德语论文,认识到一个人的力量是渺小的,只有当他融入集体之中,所有的微小的力量才能聚集成一股大而有力的力量。比如把全班组成一个合唱队,教师通过分配声部让大家合作演唱完整的合唱歌曲,在排练过程中也许有些同学有着很多不同的意见,有些不喜欢自己的所在的声部,有些同学又不喜欢站在最后排,这个时候就需要老师对学生的德育教育,让学生们知道只有通过相互合作,才能把这首歌曲唱好,为班集体共同的目标共同努力,齐心协力实现和完成共同的目标与任务,让大家充分尝试到团队精神的重要和建设形成团结力量的不易。通过这样的合作形式,同学们懂得了集体力量的强大。在合唱中懂得热爱班集体,懂得作为班集体的一员的重要性以及能以班集体为荣。
  五、利用音乐促进身心健康的功能渗透德育
  音乐是一种精神体操,一些优美动听的音乐,有助于人们精神和身体放松,消除人的精神和身体的疲劳,起到一种精神欢愉的影响,达到良好的休息状态。音乐能充分的利用鲜明的节奏,优美的旋律,丰富的和声,美妙的音色来表达情意,能直接触动学生的情感中枢,震撼学生的心灵,净化学生的情感世界,陶冶思想情操,道德观念的渗透和作用是很大的。耶里斯多德曾强调指出,音乐艺术和社会影响在于净化人的情感,使人心旷神怡。王国维曾指出,音乐可以使人的精神得到满足,能以乐辅德。音乐教育对不同体质的人可以进行不同的教育。如对活泼好动的人,让他多听多长比较安定,庄重的乐曲,以克服其傲慢的特点;关于不好动的人,让他多听比较活泼的音乐,以克服其保守的特点;关于容易暴躁的人,让他多听温柔和谐的乐曲,以克服其粗鲁的特点;关于过分胆小的人,多让他听激烈雄浑的乐曲,以克服其遇事退缩不前的弱点,等等。可见音乐不仅有利于身心健康,还有利于人的性格,情趣,德语论文范文,个性的形成。这是教师进行德育教育重要而不可或缺的基础条件。
  (作者单位:河北省曲周县实验小学)

免费论文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