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自主创新能力探索[德语论文]

资料分类免费德语论文 责任编辑:茜茜公主更新时间:2017-05-25
提示:本资料为网络收集免费论文,存在不完整性。建议下载本站其它完整的收费论文。使用可通过查重系统的论文,才是您毕业的保障。

  摘 要:德国作为典型的创新型国家,素有创新的“思想工厂”之称。从国家战略、高校与探讨机构、创新集群和隐含知识的传递等四个方面来探寻德国自主创新能力,总结德国建立国家自主创新体系的经验。
外语论文网 www.waiyulw.com
  关键词:德国;自主创新;探索
  中图分类号:F1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7)25-0277-02
  “德国制造”是德国在国际市场上最为成功的一个形象标志,成为高质量产品的代名词。《德国公司全球800强》百科全书的出版商、朗氏出版社继承人朗根沙伊特为此深为赞叹:从布谷鸟时钟到香料开胃酒,从管风琴到啤酒杯垫,从捕蝇器到博物馆展柜,从车辆的缓冲器到钢琴弦,德国领先市场的产品和服务极其丰富,范畴非常广。同时,欧洲和日本公司平均寿命为12.5年、美国公司8.2年、德国公司平均寿命却是13.6年,而国内中小企业目前平均寿命仅3.7年,与德国的公司平均寿命相差有近10年。德国的自主创新为其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了强大的动力。
  自1912年熊彼特提出“创新”概念后,国内外大批学者致力于创新的理论探讨。陈劲(1994)是理论界最早提出“自主创新”概念的学者,他认为“自主创新”的涵义是“自主技术创新”,是在引进、消化以改进国外技术的过程中,继技术吸收、技术改进之后的一个特定的技术发展阶段[1]。陈至立(2017)认为,自主创新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涵义:一是加强原始性创新,努力获得更多的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二是加强集成创新,使各种相关技术有机融合,形成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产品和产业;三是在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的基础上,积极促进消化吸收和再创新。陈至立的观点侧重于从宏观的国家层面定义了自主创新的概念[2]。
  一、国家创新环境--德国自主创新的强大支持
  论到国家创新环境,德语论文网站,如果说美国是以雄厚的实力与巨大的规模而遥遥领先,那么德国则是以宝刀不老、璀璨多姿而令人赞叹。
  根据ESI统计,在国际论文方面,世界篇被引频次排名前1%和前10%的论文(记为Top1%和Top10%论文),德国在2017年均达到世界排名第三,份额分别占据8%和7.7%。过去十年来,德国始终高度重视研发工作,联邦政府实施了“高科技战略”,增加国家科研投入,确定重点发展领域。根据德国经济探讨所(DIW)的一份探讨报告,2001—2017年德国公司研发投入增长1/3达450亿欧元。至2017年,德联邦政府将为科技创新提供约150亿欧元促进资金。其中120亿欧元用于扶持17个重点领域内科技研发和推广,另有约26亿欧元投入跨行业的科研活动。扶持资金将通过单一专业领域或跨领域的项目进行分配,主要面向个人、公司和科研机构三方。除此之外,联邦政府还向高校和科研机构提供140亿欧元科技创新促进资金[3]。
  德国的创新环境既有发达国家创新体系的共性,又有底蕴深厚的日尔曼文化风格。在世界文化史上德国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哲学泰斗康德、黑格尔、马克思;科学大师爱因斯坦、海森堡、薛定额;诗歌巨匠歌德、席勒、海涅;音乐圣手贝多芬、巴赫、莫扎特……德国的诺贝尔奖获得者数量达到80人,居全球第三位。
  二、高校与探讨机构--德国自主创新的丰富源泉
  德国科研机构和大学的管理模式、人才培养与创新活动能够对我们有丰富的参考和启迪价值。在进入被引频次排名前500名的科研机构数量(全科学领域)上,中国入围机构为7个,德国则达到43个;入围机构的排名上,中国排名最高的中国科学院,次位为23名,德国的马普学会为第二名。
  德国的马—普探讨所、弗朗霍夫探讨所都是全球著名的探讨机构,马—普探讨所以基础理论探讨为主;弗朗霍夫探讨所则是以工业运用探讨为主。在德国,无论是在排名第一的慕尼黑工业大学 TUM,还是偏远的伊尔梅诺大学TU-Ilmenau,竟然都有马—普探讨所和弗朗霍夫探讨所。关于这种广泛的渗透,再对照德国的一系列大企业譬如西门子、奔驰、大众、德意志银行在同济大学所设立的探讨基金,可以明显地感觉感受到,德国的科学体系在基础探讨、运用探讨与公司实践的结合上,可谓相互渗透、水乳交融。基础探讨与运用探讨,基础探讨与公司实践、运用探讨与公司实践都能够浑然一体。
  德国的双元制大学及职业学院也很有特色:其注重学以致用,比传统高校毕业学生往往更有就业保障。巴登—符滕堡州、萨克森州、图林根州和柏林都设有双元制大学以及国立职业学院,入学之后与有合作关系的职业培训单位(某公司或某机构)签署培训合同。双元的含义是指理论和实践密切结合:学生一方面接受高校水准的理论学习;另一方面在公司或从事社会工作的机构完成实际工作。这种体系不仅有就业保障,而且对德国生产体系的高质量标准大有裨益。据统计,在德国只有不到百分之十的青年人失业,但是在其他许多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成员国中,这个数字要高出德国的1倍[4]。
  原东德地区的大学科技园的自主创新活动则对中国的大学生创业有重要的借鉴价值。自从德国东西部统一之后,东部的经济虽然不断向市场经济过渡,但与西部的差距依然是明显的。大学生的就业问题也是严峻的现实问题。在这样的背景之下,东部大学科技园的创业活动就是解决问题的途径之一。政府、大学与企业共同关注大学生的创业发展。资金由联邦政府、地方政府与企业筹集,也吸引风险资金的参与。J Weyand教授通过对451份问卷的统计发现大学的教授、教师与科研工作者有很高的参与热情。通过多元化的参与主体与多方面的资金筹集,大学生的创业活动也重视科技含量,在耶拿(Jena)、魏玛(Weima)、伊尔梅诺(Ilmenau)大学高科园的创业过程中也产生了一批科技成果转化的专利[5]。
  三、创新集群--德国自主创新的重要依托
  德国的创新集群有丰富的样本:(1)大学依托型的譬如海德堡(Heidelberg)高科园;(2)大企业依托型的譬如拜尔(Bayer)化工园;(3)还有突出生态环境与综合治理的,像北莱茵、威斯特法伦(NRW)地区生态工业园;(4)此外还有东部新兴的大学创业园。由于东部创业园的重要目标之一是要解决大学生的创业发展问题,因而对中国也有相当的借鉴意义;(5)中小企业创新集群也是重要的生力军。据德国联邦经济与劳动部的统计,德国目前共有360多万家中小企业,约占公司总数的99%;德国中小企业的营业额占德国国民经济总额的43.2%。   海德堡高科园是德国最富盛名的,自1984年成立以来,海德堡科技园的生物、医疗、信息、通信和环保技术的组合,以及环境业务,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实体,为科研和商业提供新的动力。海德堡大学和著名的探讨机构,如欧洲分子生物学实验室(EMBL),德国癌症探讨中心(DKFZ),分子生物学中心(ZMBH)以及德国海德堡大学的生物化学中心(BZH)与德国马克斯普朗克探讨医学探讨中心所组成了生命科学肥沃的集中地。同时,海德堡科技园一直与世界各地的技术和科学园区保持着伙伴关系。在中国就已与清华科技园、上海漕河泾高科技园区、苏州创业园等建立了广泛的合作。
  德国联邦政府也非常重视高新技术创新能力聚集区形成。2017年3月,德国联邦教研部发起了“尖端集群”竞赛,并计划为3轮集群竞赛提供总额为6亿欧元的资助。这种高新技术创新能力聚集区实际上是一个针对某一高新技术领域的区域性合作网络,网络成员从纵向看覆盖了产业链的多个环节。聚集效应大大促进了公司的自主创新能力。
  四、隐含知识的传递--德国自主创新的无尽延展
  隐含知识在技术转移与技术扩散的过程中有着重要的影响。Gassmann认为隐含知识实际上占有全部认知内容的80%以上[5]。一个非常生动的例子是英国的卡文迪许试验室,它是所有英国大学的探讨机构中最著名的,自创建以来已先后培养出26名诺贝尔奖金获得者,因此在世界上享有“诺贝尔奖金摇篮”的称号。卡文迪许实验室首先创立了探讨生培养制度,充分发挥导师的影响,从而使青年学生一开始就能接触到科学发展的前沿。许多勤奋而有才华的青年在这些训练中迅速成长,取得了重大成就。泛亚的原总经理张振华先生在我们的案例采访中谈到,关于长期以积累为基础的缄默知识,在泛亚有经验的国外高级工程师在听了发动机的噪音以后,就能马上判断出是什么部位出了问题,而国内的一般工程师达不到这一造诣。以培训著称的德国在这方面受益匪浅。
  德国的培训体系极为完整,无论是在教育体系还是公司系统,完整、细致得难以想象。这是一种有效的知识共享体制。对个人的考核指标,不仅是自己拥有了多少知识,而是员工传授了多少知识,德语论文,在公司中形成了知识共享的公司文化。德国学者曾经不止一次指出,德国的自主创新能力得益于德国的培训体系。
  五、小结
  在政府的宏观战略调控和资助计划的积极引导下,德国的自主创新结构不断完善,创新成果转换加快。马普学会、弗朗霍夫学会等分工有序、特色鲜明的科研机构,以及高校和特殊的培养机制是德国自主创新的重要源泉。德国公司依托海德堡高科园等产业集群,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加强。同时,德国公司努力将无形的知识资产转化为有形的机构资产,使得隐形知识在自主创新中发挥重要影响。
  参考文献:
  [1] 陈劲.从技术引进到自主创新的学习模式[J].科研管理,1994,(2).
  [2] 陈至立.加强自主创新促进可持续发展[J].中国软科学,2017,(9).
  [3] 德国促进自主创新的立法与实践[J].中国高新区,2017,(6).
  [4] 图林根地区大学高科园的实证考察[G]//J Weyand.耶拿大学创业丛书:德文版.耶拿大学出版社,2017.
  [5] Roman Boutellier,Oliver Gassmann.Maximilion von Zedwit:Managing Global Innovation[M],Springer-Verlag Berlin Heidelberg:1999—2000.
  [责任编辑 陈 鹤]

免费论文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