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新教传教士英语教育的历史考察[西语论文]

资料分类免费西语论文 责任编辑:姗姗老师更新时间:2017-06-06
提示:本资料为网络收集免费论文,存在不完整性。建议下载本站其它完整的收费论文。使用可通过查重系统的论文,才是您毕业的保障。
【摘要】:纵观中国英语教育发展史,晚清时期无疑成为中国英语教育的嚆矢。因为封建帝制的没落和西方列强的入侵等种种不利因素的交叠,晚清英语教育的起步是被动而屈辱的。作为晚清英语教育主体的新教传教士则扮演着多重角色,他们一方面不遗余力地宣教布道、传播新教教义;另一方面也导入新知、教化民众,倡导并实施新式教育。正是以教会学校为教学中心、以新教传教士为教学主体,晚清英语教育经历了从无到有、从被动到主动、从局部到整体的发展历程。厘清晚清教会学校英语教育发展历程和特点,并对从事英语教育的传教士群体进行整体略论,探析其特点和规律,不仅可以拓展和深化我国英语教育史的探讨内容,也为传教士的群体性探讨提供新的视角,即教育传播者本身的视角,帮助我们从另外一个层面探讨审视近代中外教育交流。那么,如何把握晚清英语教育发展的历史轨迹和每个阶段所呈现的特点?从事英语教育的新教传教士群体有哪些共同特征?他们的英语教育思想经历了怎样的发展过程?这些思想的转变历程如何作用着晚清的英语教育发展?新教传教士所从事的英语教育在不同阶段的教会学校有何异同?这些异同如何在学生来源、课程设置、教材选择、教学措施和评估方式上得以体现?为了探析此等问题的答案,本探讨以史料为依据,拟从下述方面研讨问题的本源:文章导论部分主要阐明了选题缘由、明晰了探讨意义;对探讨范围进行限定并解释了某些关键概念。此外,对本选题的国内外探讨近况进行了梳理,并总结了本文的探讨思路、归纳了本文的探讨措施。第一章在略论新教传教士在华办学活动从初等教育,发展到中等教育,发展到高等教育的背景基础上,论述新教传教士英语教育萌芽、停滞、恢复、推进、勃发一系列发展轨迹,以及每个阶段英语教育的整体特点。并从生源、教材、课程、教法这些微观层面,论述了传教士英语教育的具体特征。第二章梳理了来华新教传教士英语教育观念的嬗变过程。笔者将其划分为酝酿、更新、争论、定型四个阶段,阐述了各个阶段英语教育观念变化的特点,从而勾勒出新教传教士英语教育观念演变的全过程。第三章略论来华从事英语教育的新教传教士的群体特征。笔者以选取的38名英美新教传教士作为典型代表,略论了他们的所属国、差会、教育背景以及身份定位,力求在一定程度上把握他们的整体特点,并同时探析他们之间存在的异同。第四章以个案探讨为主。笔者选取了英语教育不同发展阶段的四所典型教会学校,处于萌芽期的马礼逊学堂、处于恢复期的英华学堂、处于发展期的中西书院以及处于高潮期的圣约翰大学。既阐述它们的创建过程和创办人等整体情况,也剖析师资、生源、教材、教法等微观特征,并针对各校情况做出整体性的历史评价。论文结语部分主要是对晚清从事英语教育的新教传教士进行总体性的归纳和评价。无论是在微观的学校英语教学层面,还是宏观的中外教育交流层面,肯定传教士们所做出的贡献,同时也指出他们于教育方面的弊端和教育交流中受制的局限,并以晚清英语教学为镜,从启示现实的角度反思传教士的英语教育。

【关键词】:英语教育 新教传教士 教会学校 晚清
【学位授予单位】:华中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G633.41;H319.3;K252
【目录】:

摘要6-8

Abstract8-14

导论14-26

第一节 探讨缘起及意义14-17

一、探讨缘起14-15

二、探讨意义15-17

第二节 主要概念17-18

一、晚清时期17

二、新教17

三、传教士17

四、英语教育17-18

五、教会学校18

第三节 相关探讨综述18-23

一、传教士及教会学校探讨成果18-21

二、外语教育史方面的探讨成果21-22

三、有关史料探讨与结集成果22

四、晚清英语教育方面的学研论文22-23

第四节 探讨思路和措施23-26

一、探讨思路23-24

二、探讨措施24-26

第一章 来华新教传教士办学从教的历史概述26-52

第一节 来华新教传教士办学从教轨迹26-33

一、零星分散办学时期(1807-1860)26-28

二、创办初等教育时期(1860-1875)28-29

三、着力发展中等教育时期(1875-1895)29-32

四、积极发展高等教育时期(1895-1911)32-33

第二节 来华新教传教士英语教育历史演进33-38

一、萌芽期(1818-1840)34

二、停滞期(1840-1860)34-35

三、恢复期(1860-1877)35

四、推进期(1877-1890)35-37

五、勃发期(1890-1911)37-38

第三节 来华新教传教士英语教育分期特征38-52

一、生源38-40

二、课程40-42

三、教科书42-43

四、教法43-50

五、教学评估50-52

第二章 来华新教传教士英语教育观念的嬗变52-71

第一节 酝酿期(1818-1862)52-54

第二节 更新期(1862-1877)54-55

第三节 争论期(1877-1896)55-65

一、争论初期55-56

二、争论白热化时期56-65

第四节 定型期(1896-1911)65-66

第五节 整体特点评述66-71

一、持续时间长、牵连范围广66-67

二、宗派特征明显67-68

三、地域异同性强68

四、两代传教士传教理念分歧68-71

第三章 来华新教传教士从事英语教育工作的群体略论71-88

第一节 所属国及差会71-81

一、英国差会75-77

二、美国差会77-81

第二节 教育背景81-84

一、英国传教士教育背景81-82

二、美国传教士教育背景82-84

第三节 身份定位84-88

一、英国传教士身份定位84-86

二、美国传教士身份定位86-88

第四章 新教传教士在教会学校开展英语教育的个案探讨88-128

第一节 马礼逊学堂88-96

一、创校始末88-89

二、生源情况89-90

三、师资力量90-91

四、英语课程设置与教科书91-92

五、教学特色92-94

六、教学考核94

七、教学成果94-95

八、历史评价95-96

第二节 英华学堂96-105

一、创校始末96-98

二、创办人98-100

三、生源情况100-101

四、师资力量101-102

五、英语教科书102

六、教学特色102-104

七、教学管理104

八、教学成果104-105

九、历史评价105

第三节 中西书院105-116

一、创校始末105-108

二、创办人108-110

三、生源情况110-111

四、师资力量111

五、英语课程设置111-113

六、英语教科书113

七、教学管理113-114

八、历史评价114-116

第四节 圣约翰大学116-128

一、创校始末116-118

二、“圣约翰模式”缔造者118-121

三、生源情况121-122

四、师资力量122-124

五、英语课程设置与教科书124-125

六、教学特色125-126

七、教学管理126-127

八、历史评价127-128

结语 晚清时期新教传教士从事英语教育的历史评析128-143

第一节 微观评析:从学校教育层面评价传教士的英语教学128-134

一、传教士对晚清英语教育做出的贡献128-131

二、传教士于晚清英语教育留存的弊端131-134

第二节 宏观论断:从教育交流层面论析传教士的英语教育134-138

一、传教士对中外教育交流做出的贡献134-137

二、传教士于中外教育交流受制的局限137-138

第三节 现实借鉴:从启示现实角度反思传教士的英语教育138-143

一、针对大学非英语系教学139-141

二、针对大学英语系教学141-143

西语论文西语专业论文
免费论文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