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日语他动词句意思构造的探讨[日语论文]

资料分类免费日语论文 责任编辑:花花老师更新时间:2017-04-14
提示:本资料为网络收集免费论文,存在不完整性。建议下载本站其它完整的收费论文。使用可通过查重系统的论文,才是您毕业的保障。

  摘 要: 本论文主要探讨日语他动词句的意义构造和特征。一般来说,在日语中由他动词构成的他动词句的主语都是句子的动作主体,表示对宾语的有意识的动作,并引起宾语一定的变化结果。但实际当中有很多句子并不一定和这个他动词句的基本意义特征相一致。有些他动词句的主语并不是有意识地行使该动作,有些主语则根本不是该动作的真正主体。所以作者在搜集了大量例句、参考前人的一些探讨成果的基础上全面系统地对日语他动词句进行了略论探讨,找出其具体的意义和构造的特征,以及与其基本的意义特征到底有何关系与不同。
中国论文网
  关键词: 他动词句 动作主体 有意识 无意识 意义和构造的特征
  
  一
  
  一般在日语当中,没有发生任何“态”上的变化的他动词句的主语即是谓语动词所表示的动作行为的主体。因此,一般来说,他动词的意义就是实施于其对象的一种影响。但从众多的他动词句略论来看,主语和谓语动词之间的意义联系不是单一的。笔者将搜集到的例句进行分类比较,将日语的他动词句从主语和谓语的意思和构造上做了一下分类,尝试阐明他动词句的种类特征。
  在日语当中,关于他动词的传统定义是:“所谓他动词就是为了对某个对象引起变化,动作主体有意图并且直接的对该对象实施影响。”①也就是说他动词构成的句子中必须满足以下四个条件:
  1.他动词句中参与者有两个,即动作主体和客体;
  2.动作主体是有意志性的,即意志性;
  3.主体对客体实施动作,即动作性;
  4.客体在接受了影响后发生变化。
  但是,实际上很多他动词句并不同时具备这些条件。首先,并不是所有他动词句的主语都是有意志性的,当无情物作他动词句的主语时也就没有“意志性”可言了。也就是说他动词句首先可以分为两种:主语是有生名词的他动词句和主语是无生物的他动词句。在本论文中,主要研讨主语为有生名词的他动词句。
  
  二
  
  在传统定义中,他动词句的主体是要有“意志性”和“动作性”的。实际上,按主语是否有“意志性”和“动作性”,可以将他动词句分为以下四类:
  1.“/意志性、/动作性”:即动作主体是有意识地进行谓语所表示的动作。
  2.“/意志性、-动作性”:即动作主体虽然有进行该动作的意识,但实际上是他人进行了该动作。
  3.“-意志性、/动作性”:即动作主体虽不是有意识的,但实际上进行了该动作。
  4.“-意志性、-动作性”:即动作主体既不是有意识的,实际上也没有进行该动作,但仍然使用了他动词句。
  
  三
  
  以上四类他动词句当中,最接近他动词传统定义的是第一类他动词句,例如:
  (1)(市�)特に、��役人との�束を破ってまで私事に耽溺しているとは思えない。
  (2)今、お茶を入れますから。
  (3)台所で茶の仕度をしていた娘がクッキ�を皿に�せて持ってきた。
  以上的三个句子表示的都是物理性的行为。虽然意思各不相同,但相同的是主体都是有意识地进行谓语所表示的动作,并且引起了对象的变化。不过,并不是属于第一类他动词句中的所有句子都符合传统定义中的三个特征。那么,为了搞清楚第一类他动词句到底可以表现哪几种具体的意思特征,有必要对他动词自身的意思进行略论与分类。
  笔者结合前人的分类标准然后加以修正,将他动词从意思上进行了以下的分类②:
  如上表所示,第一类他动词句可以分为五小类。
  第一小类:动作主体有意识地对客体对象实施动作,并引起客体的变化。这一小类即是完全符合他动词传统定义的。如例(1)(2)(3)。
  第二小类:动作主体虽然对客体实施了动作,但是却没有引起客体的变化。如下例:
  (4)娘は仕度のできた�け布�の上を叩いた。
  (5)彼はネクタイを�めながら想像していた。
  (6)彼は受�器を握り�めると、急いで目の前の�にメモを取った。
  也就是说这类他动词句缺少了他动词定义当中“变化”的要素,因此可以看出他动词句并不一定要同时具备所有他动词定义中规定的要素。当然,虽然缺少一个“变化”的要素,但是主体对客体的动作影响仍然存在,即主体对客体仍然处于“支配”的地位。
  第三小类:表示“所有和赠予得到”的他动词。具体说来,就是句子的主体通过谓语动词的动作,将他人的物品变为自己的或者将自己的物品给予他人。例如:
  (7)美�子は与次郎に金を�すと言った。
  (8)私はそれを盗むのである。
  这类他动词句主体虽然没有直接对客体实施动作影响,但是通过动词的动作影响,客体的所有权发生了变化。因此,关于他动词定义中“变化”这个要素的理解可以扩大到客体所有权的变化这个层面上来。
  第四小类:此类他动词构成的他动词句是表示人的感情和知觉等心理活动的。例如:
  (9)有�は、そのときの前秘�との会�を思い出した。
  (10)この女中の一言で市�が昨夜ここに来ていないことを有�は知った。
  这类他动词句,虽然主体既没有对客体实施动作影响也没有引起客体的变化,但是可以说主体的动作是一种抽象的、眼睛无法捕捉的动作。所以主体对客体的动作影响既可以是具体的物理性的动作,也可以是思维、心理活动等抽象的动作影响。
  通过以上四小类他动词句的略论可以看出,第一类他动词句在主体都是有意识地进行该动作,主体对客体有支配力的这点上是一致的。但是必须扩大对他动词定义中“动作影响”以及“变化”等要素的理解范围。
  
  四
  
  按照他动词的传统定义来看,他动词句的主语应该是该动作的行使者,但是实际上存在着这样的第二类他动词句,即动作主体虽然有进行该动作的意识,但实际上是他人进行了该动作,如:
  (11)洋子がドレスをつくった。
  (12)太郎が��を修理した。
  这两个句子实际上各有两种理解方式。一是,“洋子が自分の手でドレスを作り出した”;二是“洋子が洋服屋に�んで、ドレスを作ってもらった”。“太郎が自分で��を修理した”“��屋に依�して修理してもらった”。而需要研讨的是后者的这个意思。在这个意思前提下,两个句子的主语都不是动作的真正主体。佐藤琢三(1994)把这样的形式叫做“介在性表现”。所谓“介在性”就是说主语不是动作的直接主体,而是通过他人来行使该动作的④。
  首先,从意思层面来说,介在性的他动词句和一般的他动词句是不相同的。
  (13)a��屋が��を修理した。
  b太郎が��を修理した。
  (14)a写真屋が�志の�写真をとった。
  b浩が�写真をとった。
  一般他动词句的主语即是动作主体。但是介在性的他动词句中,虽然主语有行使该动作的意图,但是实际上该动作是通过他人完成的。不过从另一方面来说,虽然主语没有亲自去做该行为,但是和该行为还是有着密切联系的,最终拥有该行为的还是主语本身,可以说这时的主语成为了一个“经验者”,即经历了这件事情而并没有做这件事情。
  其次,再从句子构造上来看看介在性他动词句的特点。
  由于这类他动词句的主语并没有进行该动作,而是他人进行的。那么照理来说应该可以像使役态那样,动作真正的主体可以出现在句子当中。但实际上并不可以,如:
  (15)太郎が(*��屋に/で/を)��を修理した。
  (16)�志が(*写真屋に/で/を)�写真を撮った。
  可以说在介在性他动词句中,真正的动作主体根本没有必要出现,或者说说话人根本就无视这个真正的动作主体的存在。
  另一方面,日语毕业论文,从这类他动词句是否可以进行“态”的转换来看看它的特征。

免费论文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