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随着我国旅游事业的发展,旅游日语这门课程在各大中专院校都有开设,根据教育大纲和教育内容的不同,该课程的教育措施也呈现出多样性。本论文旨在研讨合作式教育法在旅游日语中的运用,并通过略论这种教育模式的应用,以期对旅游日语这门课程在教育方式产生进一步的推动影响。 中国论文网 关键词: 合作式教育 旅游日语 运用 课堂实践 旅游日语这门课程主要是让学生掌握旅游景点的日语讲解技巧,以及与游客的沟通技巧。传统的教育模式沿用的是“教师讲、学生听”的方式,往往造成教师在台上讲得口干舌燥、学生在下面听得昏昏欲睡。笔者根据近年的教育实践经验,发现合作式教育模式在这门课程中的效果明显,使单向的“灌输”变为了学生的主动参与,课堂气氛变得活跃,培养了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增强了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 一、合作式教育模式的特征 合作式教育法兴起于20世纪70年代的美国,源于杜威的“民主主义教学”思想,由美国教学家威廉・格拉塞提出。合作式教育模式当前已广泛运用于课堂教育中,尤其在外语教育中,它更显示了强大的优势。探讨表明(Long and Porter,1985;Slavin,1990),合作式语言教育法能为学习者创造一个轻松活跃的学习氛围,它不仅可以体现教育的个性化,而且因为注重了学生间的交流互动,非常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并且通过这种良好的合作氛围,促使学生之间相互激励,而这种人际激励又促进了学生的自我激励,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动机。 合作式教育模式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学生间的交流和合作为基础,注重学生实际交际能力的培养,使学生的学习不仅是一个接受知识的过程,更是一个主动探索、合作互动、人人参与的过程,也是一种充分发挥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新型教育结构。合作式教育模式改变了传统的单向化教育模式,为教学主体营造了一种愉悦、和谐的学习氛围,将枯燥、沉闷的课堂转化成各种形式的集体活动,使学生更加容易掌握知识与技能。合作式教育模式突出教师和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与他人共同合作、交流,一起寻找、略论、解决问题的途径。在这个过程中,每一个参与者都能积极投入,都有表达和交流的机会,从而学会合作学习,认识到通过合作,可以解决一些他们原先认为解决不了的问题,达到原先认为达不到的目标,在学会知识的同时懂得与他人合作、沟通的重要性。 二、合作式教育模式在旅游日语中的运用 现代教学理论认为学生是教育活动的主体,应该参与到教育的每一个环节。在此过程中,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会不断提高和发展,因此合作式教育模式在旅游日语中的应用具有明显的优势。具体的运用如下: (一)组建合作小组 通常小组的分配按照学生的成绩搭配,小组里既有成绩好的学生,又有成绩差的学生,这样的分配方式有利于小组之间的良性竞争。考虑到学生之间的人际联系,小组的组建通常是让学生自己完成,大多数班级喜欢采用按寝室组建合作小组,但有时也会出现一个小组成绩不平衡的情况,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地作些调整。一个班分为6组左右,每小组成员5―6位。这样的组建方式有两个方面的优势。首先,是学生自己组建,不存在教师对组员间的人际联系不了解造成相互间不配合而产生矛盾;其次,同在一个寝室有利于组员间的相互监督。 (二)组员工作分配 小组内要设立小组长、采编员、讲解员、PPT制作员,还有游客。组长负责整个小组的组织工作,定期给组员开会,掌握成员的学习进度,监督成员的学习;定期向教师汇报小组的学习情况。其次要设立采编员,因为景点的采编工作量大,通常是全组成员都参与景点资料的收集,采编员主要负责将收集的资料进行编辑。讲解员负责向全班作景点讲解,每次讲解的时间是10―15分钟,每一个成员都要轮做一到两次的讲解。PPT制作员负责景点的图片制作与放映。这些角色之间组员可以进行调换,目的在于激发每位组员的积极性与参与度。 (三)小组任务分配 任务分配分为:平时任务和期末任务。平时任务的内容由教师指定,教师首先确定讲解的景点,并要求对该景点作自然与人文的介绍,开启学生的思维。按照一周开设两个课时的标准,一个景点从准备到发表需要3―4周的时间,一个35人左右的班级,一个学期能讲解4―5个景点。每一组讲解完景点以后,其他小组要充当游客对该小组的讲解提出问题。相互之间的提问不仅能活跃课堂气氛,而且能培养学生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最后教师要对该组的表现作出一个积极的评价,这样能促进小组的学习积极性与开拓性。期末任务也是小组期末成绩的一部分,景点由小组自己决定,教师可以作适当的引导。经过平时的演练,期末任务通常能完成得比较圆满。 (四)成绩评定 成绩分为平时成绩和期评成绩。期评成绩由平时成绩的30%加上期末成绩的70%。平时成绩要有评分标准,评分标准由教师制订并分发给各组的小组长。每一个小组发表完毕后,各小组给出分数,教师也要当场给出分数。教师除了要给出分数以外,还应有总结性的发言。关于学生的自学能力,教师首先要给予肯定,其次指出该小组的一些不足之处,并提出参考性建议。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学会接受他人给出的否定意见,正视自己的不足之处。发表小组的最后分数取其他小组和教师给与成绩的平均值,小组的成绩就是该小组成员的平时成绩。这种评定方式能加强小组成员的凝聚力,有效地发挥团队精神;同时懂得互相沟通,重视不同的意见,能从他人的立场看问题,学会彼此尊重。期末成绩的给分方式与平时成绩一样。 三、合作式教育模式存在的一些弊端 任何一种教育模式都具有两面性,在多年的教育经验中,合作式教育模式也暴露了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思索与研讨。 (一)过于依赖型 部分学生因为长期习惯传统的被动式接受知识,没有意识到主动学习的重要性,无法转变学习观念,很难适应合作式教育模式。关于小组长给予的任务,他们经常处于茫然状态,遇到难题经常采取躲避、推托的态度,无法独立完成任务。以致在合作中,只能做简单、机械的工作。这种过于依赖教师和同学的学生,对这种合作式教育模式常常产生恐惧感,容易失去学习的兴趣和信心,造成学习效果差。 (二)过分保守型 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少部分学生性格比较孤傲,喜欢独断专行,不喜欢与他人交流、合作,甚至认为成绩差的学生会拖自己的腿。有部分学生由于个人的学习习惯,不善于与他人讨论、合作、不善于表达自己,经常脱离小组活动。关于这些过分保守的学生,教师要适当地引导,帮助他们建立良好的人际联系,克服心理障碍,要有意识地带动他们到小组中学习,使他们意识到合作学习是一种轻松愉快的学习方式,合作是一种资源的共享。 (三)过分恐惧型 有些学生害怕站在众人面前讲话,特别是用日语。他们在小组的活动中,经常是作为一个聆听者,很少甚至几乎不用日语与他人交流,没有意识到学习语言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交流。等到自己上台讲解的时候,多数是背书的形式,而不是讲解。另外经常有学生因为第二天要讲解而紧张失眠,总觉得自己的发音不够标准,对自己的口语表达能力持否定态度。还有少数成绩比较差的学生自卑心理比较强,害怕自己会给小组抹黑,不能正确面对来自组员的帮助、鼓励和支持。面对这种情况,教师要意识到这是学生心理素质的问题,关于这些学生要给予更多的鼓励,帮助他们摆脱思想、精神上的压力。 合作式教育模式有优势也有不足,这就让我们产生了反思,反思当前的合作状态与问题,反思是不是每个小组成员都有成长,反思哪些方法是对的、有利的,哪些方式有待改进。同时,教师在这种教育模式下,也要不断地开阔视野,扩充自己的知识面。总的来说,合作式教育模式给学生创造了一个更好的学习氛围,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与行为,让他们学会学习,顺应多元化的社会发展。 参考文献: [1]卢红梅.教与学之间的互动[J].广东外语外贸学院学报,2017,(3). [2]崔刚,顾巍.合作式教育在多媒体中的应用[J].清华学院教学探讨,2017,(9). [3]王坦.合作学习原理与策略[J].北京学苑出版社,2017. [4]黄和斌.外语教育理论与实践[M].南京:译林出版社,2017. ,日语毕业论文,日语论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