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外日语教育与艺术知识导入[日语论文]

资料分类免费日语论文 责任编辑:花花老师更新时间:2017-04-14
提示:本资料为网络收集免费论文,存在不完整性。建议下载本站其它完整的收费论文。使用可通过查重系统的论文,才是您毕业的保障。

  摘要:不同的民族有着属于自己的独特艺术。中日两国一衣带水,源远流长。学习日语,离不开日本艺术艺术。二语教育,离开其艺术的承载体,便谈不上语言教育。本文从人文地理、历史渊源、文学文化、宗教艺术、物语艺术等几个方面来阐述在独特艺术背景下酝酿出的民族特色语言,阐明在语言教育过程中艺术知识导入的必要性。
中国论文网
  关键词:独特艺术;语言教育;艺术知识导入语言是艺术的载体,作为符号,可以突破时空限制,承载艺术信息的多方面内涵;同时,语言符号也是非规约性的,其内涵深受艺术因素作用,日语论文,又影响和作用同时代的艺术。[1]日本汉艺术长期以来给日本民族艺术长期以深远的作用,首先是汉字传入日本,形成日本有文字记载的历史,接着,日本派遣大量的遣隋使和遣唐使来到中国,学习先进的国体政体、建筑、医学,来管理和统治国家。可以说,在日本处处可以看到大陆风格对日本的作用。人们期待能从中日交往的史实中,贯穿两国的艺术交往,从而对中日长期交往的历史过程有一个梗概的认识,这将有助于学习者更好的学习和掌握日语
  在现代日语教育中,受应试教学的作用,往往只注重于语法和单词的讲解,过分强调应对考试而忽视语言应用能力的提高,忽略艺术知识的导入对外语学习的帮助。作为外语教育,不但要教会单词的读写和语法的应用,还要结合日本艺术、历史,因势利导,让学生认识到艺术在语言学习中有不可低估的影响。尽可能接触和了解日本的艺术,有助于日语的理解和应用。语言反映民族艺术,艺术有作用和制约语言的发展,二者缺一不可。本文从以下几方面内容来阐述艺术对语言的作用:
  一、 人文地理
  中日两国都处于亚洲东部,日本是一个由东北向西南延伸的狭长岛国,西隔东海与中国相望。日本国是亚洲东部太平洋上的一个群岛国家,共有本州、北海道、九州、四国四个大岛和多个小岛组成,面积有37万平方公里,人口过亿。西邻中韩,东临太平洋。日本是一个典型的岛国,山地和丘陵地带占国土总面积的70%左右,山脉纵贯日本,这也形成了日本多火山和地震特征。日本的绝大部分地区属于温带,降雨较多,适宜水稻栽培。由于国土狭长,南北其后并不完全相同,所以四季分明,由南到北,逐渐变暖,以日本国花的樱花为例,由南到北,逐次盛开,人们将开花日相同的地点连结成一条类似气压前线,这就是著名的“樱花前线”。“故�や�につき�む春の雪”、“夕燕われにあすのあてはなき”。和歌俳句中有很多对于季节的,这也体现了日本人重视季节的重要性。
  二、历史渊源
  中日两国是一衣带水的邻邦,友好交往的历史源远流长。从唐代起就有日本遣唐使,鉴真和尚东渡,传为佳话,友好交往历史源远流长。中日两国正式建立国家间的联系有证可考是在汉朝,范晔著《后汉书・东夷列传》载:光武帝建武中元(57年)春正月,“奴国奉贡朝贺,使人自称大夫,倭国之极南界也,光武赐以印绶。”[2]在《后汉书・倭人传》中也记载了中日两国出现的新的政治联系。1963年,我国利用与日本佛教传承的历史渊源,以纪念鉴真圆寂1200周年作为打开中日邦交大门的钥匙,与东京、奈良相呼应,在北京和扬州组织了盛大纪念活动,鉴真纪念堂也在那年奠基;1980年,为进一步推动中日友好交流,在北京、扬州隆重举办了迎接鉴真大师坐像回乡“探亲”活动。这两次活动,在中日邦交史上意义重大。
  两国之间的交往自古有之,从历史发展来看两国联系,可以概括为“两千年友好,五十年对立”。从明治维新开始,日本逐渐强大并走上资本主义扩张道路,首先是对亚洲国家的侵略,占领朝鲜,甲午海战,打败腐朽的清政府,同清政府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进一步打开中国的大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日本更是疯狂的侵害中国的领土,残杀中国无辜百姓,南京大屠杀,30万人被害,一系列令人发指的事件加剧了中日之间的矛盾和仇恨。
  友好是长久的,对立是短暂的。友好是中日两国联系发展的主流,这也印证了“和则两利,斗则两伤”。我们不能只看对立不看友好,更不能忘记对立对两国人民带来的情感创伤。中日两国应本着“尊重历史,以史为鉴,和平友好,面向未来”的准则,促进两国朝着好的方向进一步发展。
  三、文学文化
  日本文学也是世界艺术一部分。早期由于没有文字,无法形成可靠记载。随着汉字的转入,日本开始了自己的文学记载,在这一过程中,日本文学就受到外来的作用,特别是中国汉语言艺术。隋唐时期是中日艺术交流的繁荣时期,这一时期,遣隋使和遣唐使以及日本的使者频繁来往于中日两国之间,中国艺术、技术和政治体制得以全面传播到日本,鉴真东渡、柿本人仲麻吕和唐代大诗人李白的友情都是很好的证明。
  《古事记》和《日本记事》是政府主持编辑的两部书,两部书都用古汉语写成,日本本土的第一部诗集《万叶集》也是用汉语写成,用汉字记载历史和艺术的局面一直到公元9世纪中叶,在漫长的社会变革过程中,本地的表音法“�名”形成,在此基础上,创作出了《古今和歌集》。用简化的汉字来表示日文的音节,对有别于中国文学的本土文学传统自我意识的觉醒起到了重大影响。在11世纪,紫式部写出了日本最早的长篇小说《源氏物语》以及清少纳言的散文集《枕草子》等著作,都采用了用本土口语,并被日本人认为是本土文学传统的发展过程中的分水岭。
  另外,发源于中国的茶道、花道、书道等也都在隋唐时期广泛的传入日本,经过多年的继承与开发,形成了日本独特的本土艺术,继而作用中国和世界。
  四、宗教艺术
  宗教是一种艺术现象,对语言的作用深远。日本宗教的历史是不同的宗教传统之间相互作用的一个漫长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宗教的发展对语言和艺术的形成产生巨大的作用。在众多宗教中,日语论文,佛教的作用最为深远。
  佛教在公元前5世纪时候诞生于印度,公元2-3世纪传播到中国。汉语中与此有关的成语就有很多,如“借花献佛”、“临时抱佛脚”等。佛教在中国产生了深远的作用,历朝历代都很重视佛教的发展,唐朝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局面为佛教的发展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在唐王朝统治者和玄奘等一批信奉者的大力支持和广泛宣扬下繁荣,并达到顶峰。
  在6世纪中叶,百济国王向日本天皇赠送佛像和经书,这样佛教便通过朝鲜传到日本。在亲佛教的强大的曾我家族打败反佛的宗派之后,佛教在日本社会的上层得到迅速的传播。圣德太子资助了法龙寺的建设,他被认为是日本佛教的真正的创始人。圣德太子派遣使者来到隋朝,学习先进的汉艺术,并在这一时期,接触到佛教,并把佛教传入到日本,称谓日本统治者施政施政、教学的指导性艺术思想。在圣德太子当政时期,佛教发展迅速,前后五次向隋派遣使节。在派遣的留学生、留学僧中有高向玄理、僧�等人,他们学习中国艺术和政治制度,回国后,在以建立中央集权律令制国家为目的的“大化革新”中发挥了重要影响。 “大化革新”是日本古代一次重大的政治、经济改革。孝德天皇仿照隋唐制度确立行政机构,制定各种律令等。奈良时代,佛教被特别用来提高天皇权威,巩固中央集权,增强民众的统一意识、培养忍让无争的精神。在佛教传入日本的过程中,唐朝的鉴真作用深远,意义非凡。鉴真大师历经磨难、矢志不渝、东渡扶桑,六次东渡,五次失败,历尽坎坷,终于在第六次东渡成功,成为我国唐代赴日本传戒并首创日本律宗的高僧。达到弘扬佛法的目的。
  圣武天皇将佛教作为日本的国教,并且在奈良建立了东大寺和巨大的佛像。但是,佛教和神道教仍然能够共处共存。这个时候在日本佛教中处于支配地位的是奈良的六个宗派,他们负责举行推动全民福利的那些仪式,但是因为他们学术色彩强烈,在一般民众中没有什么作用。
  总之,在二语教育中更多的注重语言和艺术的联系,将会提高学生对不同艺术异同的敏感性和适应性。教育工作者在教育过程中需要认真考虑艺术知识导入的影响,并在教育内容和教育措施上采取相应的方法,有的放矢地让学生更直接、迅速、频繁地接触日本艺术,从更好、更快地学好日语。(作者单位:盐城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徐世红. 艺术信息符号的语用翻译.英语教育与探讨文集, 2017 (4).
  [2]范晔. 《后汉书・东夷列传》
  [3]��敬二等. 新��合国�便�.第一学�社, 1997.
  [4]秦明吾.对于21世纪学院日语本科复合型人才的培养[J].日语学习与探讨, 2017(3).

免费论文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