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H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27-225-01  中国论文网    日语的汉语词汇中一部分汉字不属于现用汉字表(1946年),用同音的常用汉字来替换这些汉字的措施就是所谓的同音汉字的替换。同音汉字的替换准则在1956年7月5日举行的国语审议会上首次公布。之后还发表了几次重新审议和变更。本文主要以国语审议会的报告为基础,研讨同音替换的缘由和基准。    一、实行替换的经过    「现用汉字表」被制定以后,日语论文题目,大部分使用至今的汉字变得不能使用。无法使用的熟语也有很多。「现用汉字表」原本为了将来废除汉字,全部统一为表音性标记措施而制定的过渡文件。但是,“该用汉字表记的词汇还是想用汉字表记”社会上这种意向十分强烈。即使熟语中包含无法使用的汉字,也希望尽量用汉字表记。用新创造的词汇替代已有词汇比较费事,所以最初在出版社和报社流行用现用汉字表中的汉字来替换的方针。此后,在各领域刊印了贯彻此方针的用语集。不过,当时的替换措施形形色色,十分混乱。    因此,在国语审议会上公布了替换指导方针。在1956年公布了含有341例替换词例的「同音汉字的替换准则」。    二、替换的基准与根据    对于这341例熟语被替代的标准和根据以下分成三个方面进行研讨。    1、代用字和代用词    同音汉字的替换准则中341例可分为「代用字」和「代用语」两大类。    ①代用字是指与熟语无关,无条件被当用汉字替换的汉字。    例如:「�」被替换的场合,除了列举出的「�欲」「�欲」「色欲」「食欲」「性欲」「大欲」「物欲」「�欲」「名誉欲」以外,「寡欲」「�欲」「私欲」「多欲」「肉欲」等未被列举的熟语也可被替换。所有包含「�」的熟语都适用替换。    但是,必须注意的是「同音汉字的替换准则」中列举出的汉字在人名和固有名词中不可替换。不过也有少数例外。如「�洲」表记为「�州」。    ②代用词是指只能在特定熟语中替换的汉字    例如:含有「�」字的熟语中,「�合」可被替换为「�合」,而「��」却不可替换为「��」。含有「�」字的熟语中,「��」可被替换为「��」,而「秘�」却不可替换为「秘�」等。    但是,至今未有文献明确指出列举出的341例中代用字和代用词的数量。所以参考了广辞苑进行了尝试区分。    �→欲 �→暗 �→� 智→知 焰→炎 苑→�    �→戒 �→回 廓→郭 蛔→回 �→画 廓→郭    �→格 �→弦    畸→奇 稀→希 �→� �→� �→御 �→凶 �→�    �→幸 宏→� �→� �→� �→� �→硬 涸→枯    骼→格 淆→交 柢→底 坐→座 �→� �→� �→没    �→� 洲→州 �→集 �→� �→消 �→� �→食    �→退 �→� 沮→阻 �→� 褪→退 �→台 �→�    �→暖 �→注 �→低 �(�)→抵 叮→丁 �→�    蹈→踏 �→酵 叛→反 蜚→� 篇→� �→� �→放    姆→母 摸→模 熔・�→溶 磐→� �→利 掠→略 �→了    �→� �→湾    (其余的为代用词)    2、从意思变化来看    ① 基本意思不变的替换    同音汉字中,有由于意思完全相同而统一使用一方汉字的词例。同一字源或者正俗同字,所谓的异体字就是这种情况。例如:?�?�?「�?回」「坐?座」「决?�」「吃?�」等。    �文―― 注文 ��―― 注� �解―― 注解    管�―― 管弦 三�―― 三弦 �歌―― 弦歌    ②意思相似的同音字替换    这类替换无视两个同音字之间微妙的语义区别。这类词例多少有些故意使其合乎逻辑,牵强附会,但是各自却都有依据。    �→炎    「�」指火苗、火焰。「炎」指燃烧的火。两者都与火焰相关。    �→�    「�」指事物结束后的痕迹。「�」指走过的足迹。两者都和痕迹有关。    ③字面意思有很大不同,新创造的词例    本来不存在词例。其实「同音汉字的替换准则」中列举的汉字有不少本来就是误用的字例,但由于国语审议会的权威性,未被承认为误例,而是定义为新词。这些新词在意思上多少与原来的熟语有关联。    慰藉料→慰�料    「藉」是安慰的意思。而「�」是道歉的意思。「慰�料」这个新词则表示道歉和慰问的意思。    根柢→根底    「柢」木字旁,指根的意思。「底」广字头,日语论文,指底的意思。有写错的可能,但是报告说是结合语义而制造的新词。    ④单纯因为同音而替换的词例。    单纯因为同音而替换的词例和意思完全无关。大部分是用同音的笔画较少的字来替代。    一挺→一丁    「挺」是长形道具的计量单位。从以前开始就被简易的「丁」所替代。    ��→装丁    「�」有订的意思,也表示在书籍表面装订的意思。由于和「丁」同音,所以将「�」的金字旁省略。    3、 从字形变化来看    ①如下列词例所示,从汉字的构成来看,去除偏旁部首,或者被其他偏旁部首来替代的情况较多。    �―― 戒 稀―― 希 �―― 幸 智―― 知    �―― � 沮―― 阻 篇―― � �―― �    一般来说,汉字的基本构成部分包含了主要意义,偏旁部首只是局限了细小的意义领域。从这点来看,就算去除偏旁部首,或者被其他偏旁部首来替代,意义上也不会出现太大的改变。这就是使同音汉字替换成为可能的根基。    ②即使字体上毫无关联,也可以被替换。其中大多数为新词或者单纯因为同音而替换的词例。    肝�→肝心 掘�→掘削 蹶起→�起 衰�→衰退    �集→�集 象嵌→象眼 剿�→�� �解→了解    三、结语    本文主要参考1956年发布的国语审议会报告,对于同音汉字的替换的经过和基准进行了探讨。「现用汉字表」制定以后,为了整治汉字使用混乱,发布了「同音汉字的替换准则的报告」,在报告中列举的341例中,既有代用字又有代用词,并且意义变化大小也不同。但是,本文中主要针对1956年发布的报告进行了探讨与论述,至于之后的在审议和内容变更未有触及。所以在以后的探讨中必将这些问题点作为重点进行深入探讨。    参考文献    [1]「同音の�字による�き�え」,国语审议会报告,1956年7月5日.    [2]『言�に�する�答集2』,大藏省印刷局,1979年12月5日.    [3]『言�に�する�答集7』,大藏省印刷局,1979年12月5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