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语教育中的合作学习与跨艺术交际能力的培养[日语论文]

资料分类免费日语论文 责任编辑:花花老师更新时间:2017-04-14
提示:本资料为网络收集免费论文,存在不完整性。建议下载本站其它完整的收费论文。使用可通过查重系统的论文,才是您毕业的保障。

  摘 要: 合作学习是以小组或团体为主体的互动学习模式,是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所倡导的一种重要学习方式,把合作学习的理念贯彻到日语教育活动中是一种提高日语教育效果、培养学生跨艺术交际能力的有效手段。文章以此为依据研讨了在日语教育中对学生应该如何通过合作学习的方式,增强他们的跨艺术交流意识,提高他们的跨艺术交际能力
中国论文网
  关键词: 日语教育 合作学习 跨艺术交际能力 培养
  
  2017年出版的《高等院校日语系教育大纲》明确指出:“培养学习者的语言应用能力、跨艺术交际能力将成为21世纪日语教学的重要目标。”培养具有较强跨艺术交际能力的高素质日语人才将变得日益重要。我旨在研讨在日语教育中对学生应该如何通过“合作学习”的方式,增强他们的跨艺术交流意识,提高他们的跨艺术交际能力。
  一、日语传统的教育模式存在的问题
  语言是交际的工具,而交际离不开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因此,外语教育需要一种合作学习的氛围,而在学习外语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学会合作、学会与人相处,也是外语教育责无旁贷的责任。如果学生不能够把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运用于与他人的合作性互动之中的话,那么这些知识和技能都是无用的,这种教学是失败的。[1]因此,在交际过程中如果只顾自己夸夸其谈而无视对方的存在或反应,即使操一口地道流利的外语,也不能算作具备交际能力。同样,只是被动地接受他人传递的信息,不主动积极地参与信息的摄取过程,以获取自己想得到的信息,也是一种缺乏交际能力的表现。
  但在传统的日语教育模式中我们往往只注重培养学生传递与接受信息的能力,没有意识到语言的相互交流性和共同作业性,忽视了对学生交际能力的培养,忽视了对学生交际过程中交际双方的合作精神和合作能力的培养。在现实的日语课堂教育中,学生人数多,教师在有限的时间内很难让每个学生都有说的机会,结果导致只有少数学生参与课堂活动,发言的机会就集中在几个人身上,培养交际能力无从谈起。又如在我们常采用的辩论这一传统的教育模式中,辩论双方自始至终坚持己方的观点,即使对方言之有理也寸步不让,非争个你死我活不可,自己的目标与他人的目标是相互排斥的,即别人的成功意味着自己的失败,这种“利己损人”的学习情境对他们日后的跨艺术交际活动肯定会产生一定的负面作用。合作的交往较之竞争的交往在当今以及未来的世界里合作学习更为重要。[2]因此,课堂教育亟需引进能面向全体学生的、有利于学生全面开展的语言实践活动教育模式――合作学习。
  二、应用合作学习原理培养学生的跨艺术交际的可行性
  合作学习(cooperative learning)是一个无论在教学理论界还是教育实践中都备受人们推崇并且作用巨大的教育理论与策略,当前已被广泛应用于大中小学教育实践,是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所倡导的一种重要学习方式。
  合作学习的代表人物约翰逊兄弟认为:“合作学习就是在教育上应用小组,使学生共同活动以最大程度地促进他们自己以及他人的学习。”[1]我国学者王坦认为合作学习是一种旨在促进学生在异质小组中互助合作,达成共同的学习目标,并以小组的总体成绩为奖励依据的教育策略体系。[3]虽然国内外专家学者对于合作学习定义的表述不尽一致,但从中可以认识合作学习的内涵。合作学习是以小组或团体为主体的互动学习模式,在合作学习模式中,小组中的每位成员都是“荣辱与共,休戚相关”,他们是同舟共济的合作伙伴联系,每个人的努力都是本组成功不可或缺的,每个人都有机会体验成功。
  在日语教育中,应用合作学习来增强学生的跨艺术交际能力是切实可行的。合作学习强调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是语言的学习过程成为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主动思维和大胆实践,提高跨艺术意识和形成自主学习能力的过程。这种模式有利于全班学生人人参与日语学习的全过程,人人都能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它不仅可以相互间实现信息与资源的整合,而且可以使学生学会交往、学会参与、学会倾听,能培养团队合作精神。这种合作学习中所产生的合作意识和品质,不仅对学生日常交际能力的提高大有益处,而且为跨艺术意识的建立、培养和发展,以及跨艺术交际能力的提高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把合作学习的理念贯彻到日语教育活动中是一种提高日语教育效果、培养学生跨艺术交际能力的有效手段。
  三、应用合作学习原理培养学生的跨艺术交际能力
  跨艺术交际能力由基本交际能力系统、情感和联系能力系统、情节能力系统和交际方略能力系统组成,基本交际能力系统主要指交际个体为达到有效交际所应掌握的能力,具体包括语言和非语言行为能力、艺术能力、相互交往能力和认知能力;情感能力主要指移情能力,即以别人的艺术原则为标准来解释和评价别人的行为的能力;联系能力主要指交际双方满足彼此自主和亲密交往的需求,或通过妥协达到人际联系的平衡,从而取得共识的能力;情节能力是指在交际过程中,交际双方根据实际交际场景不断调节交际行为的能力;交际方略能力是指在交际过程中,因语言或语用能力有缺陷、达不到交际目的或造成交际失误时采用某种技巧来补救的能力。[4]那么我们如何引导学生通过“合作学习”来提高他们的跨艺术交际能力呢?我将从语言能力、艺术能力和交际能力三个方面来谈谈具体的操作。
  1.语言能力的培养
  语言能力是交际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交际能力的基础,任何交际过程都包含着一定的语言形式。没有扎实的语言基础就不可能获得较强的跨艺术交际能力,因此,我们在教育中要注重学生语言能力的培养。而要使学生在听、说、读、写各个方面掌握坚实的本领就必须给他们足够的时间进行操练。在学习每课的词汇时,教师可以在学生预习单词后再检查部分学生的发音,然后组织学生分成小组学习单词,给学生五分钟的时间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小组成员之间相互纠正发音,寻找记忆措施,并应用这些词汇,组织听写比赛,这样能增加学生的练习量,减轻学生的心理负担,并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与此同时,我们还要注意让学生理解日语中常见俗语及其艺术内涵。俗语是语言发展的结晶,具有强烈的艺术特征,进行俗语的学习,既能学到语言又能学到艺术,并能从大量的语言材料中看到语言与艺术的密切联系,从而加深对日本民族艺术的了解,提高日语的应用能力。在课堂上的教育活动可以这样展开:(1)让学生自己分成小组;(2)教师列举一例汉语俗语;(3)各小组自己从应该学习的日语课文中找出类似的俗语;(4)学生在比较中对他们自己找出的俗语加以理解和适当应用;(5)教师直接参与学生的学习、讨论,并因势利导地引导学生找出两种语言中不同观念的俗语,并让学生根据所学过的有关知识来略论、讨论其成因,以便帮助理解中日艺术之间的异同。例如在汉语中我们常用“沙丁鱼罐头”来形容上班的高峰期时的拥挤不堪。在日本,虽然大量地捕捉沙丁鱼,但是为什么不用这个词,而用「��め」来表示拥挤呢?又如汉语中经常用“煮饺子”来形容很多的人泡在水中的样子,可是日本人为什么用「芋洗い」来形容这一现象呢?这些都可以组成小组讨论,小组成员共同合作写出讨论的结果,并选出代表在全班发表,进行交流,然后教师对此进行点评。整个学习过程要求学生尽量使用日语。这种合作学习的措施不仅能让每个学生都积极参与教育,同时还能锻炼他们的语言应用能力。
  2.艺术能力的培养
  日汉两种语言有着不同的艺术背景,存在着许多艺术异同。要提高学生的跨艺术交际能力,就要使他们了解日、汉两语中常见艺术异同的表现形式,否则,学生往往不自觉地用本族艺术标准来衡量日本艺术而引起艺术摩擦,造成交际失败。中国人在对自己迟到的行为道歉时,多以「急用があります」、「バスに�れた」等作为理由。这种对迟到的解释在中国人眼里看起来合情合理,然而日本人却把这种理由看成是一种耻辱,是说不出口的。很显然,如果我们在教育中忽视了对学生交际能力的培养,学生就有可能在今后的跨艺术交际中造成很多不必要的误会。

  由此可见,我们必须自始至终把艺术教育贯穿于语言教育的过程中,而且应该把交际艺术作为侧重点。我们可以通过对比的措施发现日、汉两语中交际艺术的异同,使学生对异域艺术有着理性的洞察力和感情的移情能力。在教育过程中,首先由教师对必要的语言知识进行讲解,然后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组织学生讨论日语及其艺术传递的信息,通过母语艺术“过滤”后,哪些因素发生变化、哪些不变,最后由教师进行总结。
  在课堂上,我们可以采用合作学习的方式培养学生的艺术意识,以及对艺术的宽容性和灵活性。例如,教师可以先安排学生看一段中国人到日本人家中做客、日本人到中国人家中做客的生活录像,让学生从中找出其中人物在生活艺术上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学生在看完录像之后,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了解哪些艺术异同在跨艺术交际过程中会引起摩擦或误会,并掌握避免摩擦的措施,然后将讨论结果向全班进行汇报,要求在整个讨论过程中尽量用日语交流。通过小组讨论,使学生更深刻地体会到两种艺术背景下的人在行为举止等方面表现出的相同之处和异同之处,并促使学生开展有关艺术价值观及艺术价值异同的比较和艺术价值趋向的大讨论,借以促进他们跨艺术意识的培养。
  3.交际能力的培养
  学生学习外语的目的是能够在真实情景中应用外语进行得体的交际,传递信息,交流感情。而要培养学习者的跨艺术交际能力,角色扮演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措施。它可以使学习者在模拟的社交情景中扮演不同的角色,获得交际能力,为以后在真实社会环境中应用外语打下基础。著名教育工作者何家宁认为:“角色扮演的情景可以选择集中反映学生需要的社会礼仪或那些可能导致艺术误解的话题。”这样的情景可以使学生更好地了解中外艺术的异同以避免不恰当地应用外语。日语教材中许多交际艺术项目如打电话、问路、看医生、就餐和中日艺术异同等,都可以用角色扮演的措施导入。在进行角色扮演时,教师要提醒各小组学生必须根据本组扮演角色的人际联系来组织对话,如果小组扮演的角色之间处于朋友联系的话,组员就得使用简体进行练习;如果扮演的角色之间处于陌生人联系的话,对话时自然得用敬体;如果扮演的角色社会地位不同的话,对话中不仅有简体、敬体,还得有敬语表现。教师在演出之后,组织学生进行讨论,最终引导学生明确地认识处在不同的社会背景、身份、年龄不同的谈话对象如何用合体的日语进行交际。通过扮演不同的角色,学生真正地将语言知识作为交际的工具,同时可以切实理解并感受日本艺术的内涵,跨艺术交际能力也会逐渐增强。
  综上所述,合作学习在日语教育过程中是值得适当采用的教育手段,通过合作学习能够让师生在合作互动的氛围中增强跨艺术意识,进而提高应用日语进行跨艺术交流的实际能力。
  
  参考文献:
  [1]约翰逊兄弟著.高燕,王坦译.学习中的合作.教学论丛,1994,(3).
  [2]吴也显.教育论新编[M].北京:教学科学出版社,1991:209.
  [3]王坦.论合作学习的基本理念[J].教学探讨,2017,(2):68-72.
  [4]贾玉新.跨艺术交际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学出版社,1998:480.

日语论文题目日语论文
免费论文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