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日语“Xと”型副词的基础学习词汇范围设定[日语论文]

资料分类免费日语论文 责任编辑:花花老师更新时间:2017-04-14
提示:本资料为网络收集免费论文,存在不完整性。建议下载本站其它完整的收费论文。使用可通过查重系统的论文,才是您毕业的保障。

  摘 要: 在日语语法探讨中,副词被认为是最复杂且问题最多的课题之一。通过其形态特征,特别是词尾特征来探讨是最有效的措施之一。每个副词的词尾都有其相应的性格。有些副词还会再接上“と”,其他词类或短语接上“と”也会充当副词或副词性修饰语。本文依据BCCWJ语料数据库,统计出“Xと”型副词使用分布和词条数量,了解其使用频率并辅以日语学习者副词习得情况,划定“Xと”型副词的大致基础学习词汇范围,提高学习效率。
中国论文网
  关键词: 日语教育 “Xと”型副词 语料数据库 基础学习词汇
  副词在语法中主要是用于修饰用言的词类。在日语语法探讨中,副词被认为是最复杂且问题最多的课题之一。早在上个世纪初学者们就提出以副词词尾特征为切入点展开探讨,根据词尾音节的表记不同,可分为“リ”型、“ニ”型、“ト”型、“ク”型、“ラ”型、“テ”型、“モ”型及“其他”型,等等。副词词尾时而会再添加“と”,有些名词或短语接上“と”也会充当副词或副词性修饰语,这些对习得者来说困难较大,进而作用副词的使用。因此笔者结合现代日语书面语均衡语料库(BCCWJ),对“Xと”型副词的使用分布和词条数量做了统计,了解其使用频率并辅以日语学习者副词习得情况,划定“Xと”型副词的大致基础学习词汇范围,提高学习效率,希望能对今后日语语言学探讨和日语教学有所启示。
  一、副词的相关探讨
  副词种类繁多、形式多样,既没有用言那样有规律的词尾和活用,又不像体言那样有单一固定的结构。副词可以和名词、形容词、接续词、感叹词、连体词、接尾词等相互关联、相互作用。国内外学者见解不同,分类困难,造成副词比其他品词更难理解,甚至被日本学者称为是“词类的垃圾箱”。
  对于副词的定义,根据日本传统的语法,副词是没有活用、专门修饰用言的词。桥本(1938)认为副词是修饰用言、没有活用、不能成为主语和谓语的词。新明解国语词典认为副词在语法上主要是用来修饰用言的品词。根据品词的分类,副词是指独立语中没有活用,不能单独成为主语,但可以成为连用修饰语来决定被修饰语意义的词,其中有的副词还可以修饰副词和名词。
  由于名词、数词、形容词,接续词等其他品词和连语也有相当于副词的影响,因此学者们对副词的认定和性质的看法不一。例如“先週町へ行った”中的“先週”是名词还是副词,“三時間勉強した”中的“三時間”是数词还是副词,“うれしく思う”中的“うれしく”是形容词还是副词,“りっぱにできた”中的“りっぱに”是形容动词还是副词,“いつの間にか目的地についていた”中的“いつの間にか”是连语还是副词,“つまり”“なお”是接续词还是副词等。
  对于副词的分类,其实是非常复杂的。山田(1908)把副词分为情态(状态)副词、程度副词、陈述副词,以及接续副词、感叹副词。时枝(1950)把陈述副词分到不含概念过程的词类。
  二、基于BCCWJ语料数据库对“Xと”型副词使用频率的略论
  如上所述,副词数量庞大,但在形态上有几个特征。通过这些特征可以掌握副词的全貌。其中,最有效的措施之一就是从词尾音入手。和用言的活用词尾不同,副词所说的词尾通常是指词尾的音节表记。根据词尾音节表记的不同,可分为“り”型、“に”型、“と”型、“く”型、“ら”型、“て”型、“も”型及“其他”型等。形态的探讨关于副词探讨是非常有用的。玉村(1983)认为副词明显的尾音都是具有各自性格的。例如“り”型大多数是状态副词中的拟声词、拟态词;有的副词是由其他词类转化而来的,有的副词是加上“に·と·て”等助词转化而来,等等。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随着电脑的利用和普及,日语语料库的建设和利用探讨也盛行起来。基于语料库的日语语言学探讨涉及词汇、语法、教材编写等广阔范围。在副词的先行探讨中,对尾音的略论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果。作为副词尾音探讨的补充,笔者将基于BCCWJ语料数据库,对“Xと”型副词进行略论。
  尾音为“と”的副词主要有以下三种类型:
  ア类:固有副词词尾为“と”。例如:きっと、ずっと、割りと、おのずと、じっと等。
  イ类:在原有副词词尾上添加“と”。例如:しっかりと、ゆっくりと、わざと、つくづくと等,笔者将此类称为“X(と)”型。
  ウ类:通过添加“と”构成副词或副词性修饰语。例如:次から次へと、一段と等。
  ア类在一般词典里均被认为是副词,“と””一般不能分离,否则就不是副词或不是词。而イ类可以由“り”型、“に”型、“く”型、“ら”型、“て”型、“も”型,以及“其他”型词尾添加“と”构成,也就是说,无论尾音有没有“と”都是副词。ウ类是名词或其他短语添加“と”构成副词或副词性修饰语的。从三种类型来看,イ类中的“と”对词性似乎没有作用,此时“と”的有无,是否意义不同,学者们的解释不同。山田(1936)认为在意义职能上多少有点异同。铃木(1980)、西尾(1983)认为副词后再接“と”是“过程的修饰”。而中道(1991)指出只是文体的差别,意义上没有不同。
  试着比较以下几个句子:
  (1)話のポイントをしっかりつかまえて聞くことができます。《人に好かれることばレッスン》
  (2)見えない群れにしっかりと捕まえられていたのが、そのくびきが壊れて自由になったみたいだった。《ケルトの精霊物語》
  (3)またしゃべる内容も話題が次から次へ移り、一つひとつの内容がよくわかりません。《在宅介護奮闘記》
  (4)晩秋には、南西や南東に向かって2~3mの高さを保ちながら次から次へと飛び去っていく個体が見られる。《信州の蝶》
  可以看出,日语论文,加上“と”后可以感到动作进行时候的那种情形(例如动作的过程、动作时的神态等)。
  那么,“と”型副词到底有多少呢?为了使动作更形象生动,哪些副词后可以添加“と”呢?哪些词后面添加“と”后可以用作副词或副词性修饰语呢?笔者依托BCCWJ语料数据库,对这类“Xと”型副词的使用分布、词条数量进行统计略论,大致划定这类副词的习得范围。   徐一平根据《品词别日本文法讲座5》(副词一览表)中的2828个副词进行略论得出表1。
  表1 副词词尾音分布表(前10位)
  从上表中可以看出,“と”型固有副词有298个,占总副词数量的10.54%。笔者依托BCCWJ语料数据库进行检索略论,按照使用频率的高低排序,依次为じっと、そっと、ほっと、さっさと、はっと、ふっと、ぱっと、どっと、さっと、せっせと、くるりと、むっと、ぴんと等。
  同样,根据BCCWJ语料数据库对イ类副词,也就是“X(と)”型副词进行检索对比略论,了解到情态副词(状态副词)中大约77%的词尾可以再接上“と”,特别是一些拟声、拟态的副词几乎都可以再接上と,这样会显得更加形象生动。而程度副词和陈述副词未见到后接“と”的词条。具体排序如表2。
  表2 “X(と)”型副词使用分布与词条数量百分比(前10位)
  根据表2数据可以看出,从形态上看,几乎所有的尾音为“り”的副词后面都可以接と,例如がらり(と)、しっかり(と)、ゆっくり(と)、やんわり(と)等。其中“ABり”型(例如がらり、だらり)和“と”的黏着力最强,虽然与固有的“と”型副词(例如ずっと、ふっと)结构来源不同,但“ABりと”中的“と”在使用时一般不分离,在很多词典中也都把“ABりと”作为完整的副词看待。此外,“AB(AB)”型(例如ひしひし、いそいそ、続々)的叠词类型的副词后接“と”的情况也很多见。
  对于ウ类副词,它的来源比较复杂。名词、代词、数词、叠词、格助词或短语接上“と”可构成副词或副词性修饰语。由于数词本身就可以转用成副词,例如一度、三々五々等,很多名词或代词自身也可以直接用作副词,例如終始、朝夕等,日语毕业论文,副词中又有很多都是由叠词构成,例如名词重叠(ときどき、いろいろ)、动词重叠(みるみる、恐る恐る)、形容词词干重叠(青々、長々)等,因此这几种词尾的“と”可以分离,都属于イ类,在此不再论述。利用BCCWJ语料数据库仅对格助词或短语接上“と”的情况进行检索略论,发现格助词“へ”和“と”的复合最多,词条高达12050件。
  三、副词的习得情况
  从日语教材中副词提出的数量来看,在初级阶段程度副词较多,但随着迈向中、高级阶段就呈现减少的趋势;程度副词几乎没有什么差别;而情态副词(状态副词)却大幅度增加,数量较多。
  从副词的习得情况来看,陈述副词表达说话者的心情,和句子的搭配紧密相关,其使用率最低,误用率却最高,出现误用现象多半是因前后搭配不当造成的,因此只要了解了句子的前后搭配,就能迅速地提高正确率;程度副词使用率最高,而误用率最低,其原因是母语中也有类似的表达经常同时使用。情态副词使用率和误用率相当,究其原因不难发现,情态副词数量多很难掌握是最主要的原因。
  四、结语
  中国的学习者在学习日语时,虽然词汇量增加,日语表达能力不断提高,但总让人觉得不够地道。观察发现,在副词使用量方面并没有增加,或是错误率较高,妨碍了使用副词的积极性。日语中的副词数量太多,尤其是拟声、拟态词,全部掌握并熟练使用并不现实。笔者尝试略论其中的“Xと”型副词,设定其基础学习词汇范围,旨在纠正学习词汇的盲目随意性,设定学习词汇的范围,提高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山田孝雄.日本文法律概論[M].宝文館,1936.
  [2]徐一平.副词[M].外语教育与探讨出版社,2017.
  [3]吴雄根.外语能力与副词的用法[J].日语教育与探讨,1990(02).
  [4]陈力卫.谈谈日语“リ型副词”[J].外语学刊,1980(02).

免费论文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