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企人才需求与运用型本科日语系人才培养模式思考[日语论文]

资料分类免费日语论文 责任编辑:花花老师更新时间:2017-04-14
提示:本资料为网络收集免费论文,存在不完整性。建议下载本站其它完整的收费论文。使用可通过查重系统的论文,才是您毕业的保障。

  摘要:2017年发布的《中国经济与日本公司2017年白皮书》显示,2017年日本在华投资大幅增长,许多日本公司不仅把中国作为重要的生产加工基地,而且更看重中国广袤的市场。日资公司大量进入中国投资,需要具有熟练外语运用能力和优秀综合素质的国际化人才。文中从日资公司人才需求入手,研讨运用型本科日语系如何构建其人才培养模式,以使毕业生的素质和能力达到公司的用人要求。
中国论文网
  关键词:日企人才需求;运用型本科;日语系;人才培养模式
  
  随着对外交流的进一步扩大,与日本间的经济、艺术交流也日益频繁,特别是对日贸易增长迅速,对日语系人才的需求也随之增加。据中国日本商会日前发布的《中国经济与日本公司2017年白皮书》显示,2017年日本公司对华投资同比增长49.6%,其中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了78.3%,而长江三角洲地区作为中国经济发展的前沿阵地,更是吸引了大量日资公司前来投资兴业。以这些日资公司为依托,日语系毕业生的就业状况要相对好于英语系。但同时我们也应该注意到,日资公司在人才雇用上某些特点和日语系学生进入日企后的不适应,导致了公司在招聘日语系学生时出现了种种顾虑。
  这说明日语系人才的培养模式和日资公司用人需求之间存在一定的落差,直接导致所输送人才不能充分满足公司的要求。对此,国内一些高校也开展了一些探讨,如卢贤梓的《社会需求与运用型日语人才培养探讨》,李筱平、范苓的《对于公司所需日语系人才能力的实证探讨》等。笔者认为,当前有必要在对日语人才需求状况进行调查的同时对日资公司招聘条件进行深入略论,在此基础上,提高高校运用型本科日语系的人才培养模式与公司需求的契合度,使毕业生真正成为日资公司所需要的人才,以期提高运用型本科日语系毕业生的就业数量与质量。
  一、日语人才需求近况
  近年来,随着中国劳动力成本的上升,其廉价劳动力的优势逐渐消失,在华的日本公司因此迎来拐点,但中国作为市场本身的潜力越来越大,中国人的购买力不断增强。这就是从整体上看,日资公司不但没有撤出中国市场,反而加大投资力度的原因。中国日本商会会长小关秀一在《中国经济与日本公司2017年白皮书》发布会上指出:“许多日本公司认为中国市场是不可或缺的,不仅仅认为中国是重要的生产加工基地,而且更看重中国广袤的市场。当前,不仅是大型跨国公司加大了投资中国的力度,日本中小企业也在加入这一行列。尽管一些民意调查显示中日民间情感因钓鱼岛事件在恶化,但从数据来看,双方的经济活动并没有受此作用,日本在中国投资大幅增长,并且日资公司在华运作正常。数据显示,2017年,日本对华投资增长49.6%,对华投资整体增长9.7%。”
  这些来华投资的日本公司,需要在中国招聘大量的日语人才。从2017年上海日企专场招聘会上的情况来看,整体上日资公司最需要的是本科日语人才。书写、听说、翻译、阅读能力中最注重的是听说能力。单纯只会日语已经远远无法满足公司的需要。日资公司在招聘日语人才的过程中,对技术类翻译人员的需求有上升趋势。这些人才需要具备流利的日语,此外还应懂得该行业的常用专业术语、商务礼仪、日资公司特有的艺术等。因此,语言能力出色,又具备相应专业知识的学生最受青睐。
  此外,招聘方在提问求职者时,较为关注求职者是否能够在该岗位长期工作。从近日中智人力资源管理咨询有限企业发布的《2017年上海日资公司薪酬调研报告》显示,2017年日资公司平均工资增长率虽然超过欧美公司,但日企的员工主动离职率始终居高不下。因此,是否有意愿在公司长期工作也成为招聘时人事经理考查的重点。
  二、日资公司人力资源管理的特点及存在的问题
  “终身雇佣制、年功序列制、公司工会”是日资公司人力资源管理的主要特点,日语论文,鼓励员工长期服务,不主动解雇员工、保持人员稳定。重视资历(工龄、年龄、学历等),如具有较为严格的等级秩序、采用资历制,员工工资的高点一般在45-50岁;强调生活保障色彩(如员工工资结构中,保障性收入占收入比例一般在65%、鼓励能力占25%、其余为补贴)。重视员工意见、强调内部沟通与倾听,发挥工会决策角色。在员工招聘和晋升过程中重视公司自身培养;非常重视员工培训,强调“经营即教学”,在工作中采用轮岗、外派总部等方式进行培训。
  这些管理特点关于在华日资公司,由于中国自身艺术、经济环境等的不同,在推进过程中遇到了种种挑战。如:如何优化薪酬激励体系提升对高素质人才的吸引,在不试行终身雇佣制的条件下如何保留关键员工,日语毕业论文,在逐步弱化年功序列制的条件下如何建立有效的绩效考核体系等。但笔者认为最重要的是人员本地化步伐亟待推进。
  当前形势下,为了更有效地占有中国市场,日本公司从原有的“生产基地”模式逐步转向“当地市场化”模式,这就要求在中国的日资公司在市场开拓过程中,需要尽力吸纳熟悉中国市场并具有较强日语能力的本地人才。但由于中日双方艺术异同、双方信任程度、双方沟通渠道等等因素,本地化整体推进效果还不十分明显。
  另一方面,虽然日资公司日益重视人才的本地化,但在实际聘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也直接作用其本地化推进的步伐。例如,毕业生的日语水平与公司所要求的商务日语能力尚有一定差距,不能在翻译方面直接顶岗工作。尤其是电话的应对能力、邮件和文章的书写能力比较欠缺。关于这些毕业生,公司往往会通过多种形式的培训来使其熟悉岗位内容和操作规范。但有不少毕业生由于缺乏对日资公司特有艺术以及组织结构的了解,会因为升迁难、工资涨幅慢、加班多等原因马上辞职,使日资公司沦为毕业生进入下一家公司的“培训班”。
  三、运用型本科日语系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
  运用型本科教学,其培养目标是通过教学让受教学者能运用客观规律为社会谋取直接利益,其教学内容的核心是“运用”,即要教学学生利用某个学科领域的概念、定律和学说去解决各种社会生产中的各种实际问题。因此,在日资公司加大力度录用本地职员的同时,高校运用型本科日语系应依照公司需求,建立一套相应的人才培养模式。
  首先,明确运用型本科日语系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和人才规格要求。运用型本科日语系应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扎实日语语言基础知识和语言基本技能,有较强日语语言运用能力和跨艺术交际能力,富有创新精神和国际视野,能胜任外贸、翻译、管理工作的高层次运用型日语人才。
  其次,实施“日语/专业方向模块/综合素质”的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以“日语运用能力培养为主线”的课程体系,制订人才培养方案。根据运用型本科日语人才培养总体目标,同时结合公司对人才的需求和毕业生今后的发展需要,科学设计和整合理论课程体系,夯实学生的理论基础,使学生具备较为厚实的日语语言基础和必要的日本社会艺术等方面的知识。在重视基础阶段教育的同时,抓好专业方向课程的教育。灵活合理地采用知识点更新较快的优质新教材或日语原版教材,尽量使学生在“原生态”的语言环境下学习并掌握该专业方向的知识。要做到这一点,必须先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校内教师需要不断加强教学培训,增强运用能力。同时,要聘请校外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人员为兼职教师。通过积极引进和大力培养相结合,专兼职相结合,建立一支结构优化、素质良好、精干而富有活力、相对稳定的双师型师资及外籍教师队伍。
  第三,强化对学生日语运用实践能力的培养,是运用型本科日语人才培养的核心内容。为此,要构建以培养学生日语运用能力为核心的实践教育体系,把“听说领先,重在运用”渗透到教育的全过程,以“精讲多练”为准则,加强课堂上的语言训练。同时,重视第二课程和校内外实训教育基地建设。通过组织日语演讲比赛、配音比赛、原创小品比赛、日本社会与艺术知识竞赛、专题发表会等一系列专业活动,在培养学生对日语学习兴趣的同时提高其自主学习以及团队协作的能力。通过校内外实训基地的建设,给学生创造锻炼听说能力和翻译实践的机会。尤其是通过校外实训基地的建立和完善,促进“产学合作”,使学生的外语运用能力与商务交际能力达到日资公司的要求,同时,切身体会并深入了解日资公司的艺术和经营、管理特色,最终实现人才培养与日资公司需求的“无缝对接”。
  第四,形成以能力为主导的多元化考核制度与评价方式。运用型日语人才的培养,应特别注重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把过程评价作为评定课程成绩的重要组成部分。减少期末考试在总评分中所占比例,提高出勤、课堂表现、笔头作业、口头作业、平时测试等的比重,同时要采用多种考核方式,如笔试、口试、课堂发言、团队大作业、调研报告等,使考试能够切实促进教育质量的提高和运用型人才的培养。
  总之,培养运用型本科日语人才是时代赋予的任务,我们应当转变传统观念,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把学生培养成为公司需要的知识、能力、素质和谐发展的高素质国际化人才。
  参考文献:
  [1] 卜宪华,尤淑惠.谈复合型日语人才与公司运用型日语人才的共性和个性[J].长春学院学报,2017,20(5).
  [2] 教学部日语组.学院日语课程教育要求[M].北京:高等教学出版社,2017.
  [3] 中国日本商会.中国经济与日本公司2017年白皮书[M].北京:中国日本商会,2017.
  [4] 杨银千.SPT人才培养体系为越秀的主导性办学理念[J].浙江越秀外国语大学,2017,4(2).
  [5] 佟虎,陈洁玮.目前形势下,华日企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挑战[EB/OL]:http://www.hroot.com/contents/68/88739.html,2017-11-18.

免费论文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