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代日本军国主义的形成、发展,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形成阶段,大致从1868年明治政府成立起至西南战争结束的1877年;第二阶段是近代日本军国主义体制完全确立阶段,大体从1878年陆军卿山县有朋发布《军人训诫》和《参谋本部条例》至1894年发动侵略中朝的甲午战争;第三阶段是发展与演变阶段,大致从甲午战争后的1895年至法西斯军国主义确立的1936年或直到其败亡的1945年。 中国论文网 【关键词】军国主义 军事独裁 日本右翼 【中图分类号】D73/77 【文献标识码】A 日本的武士阶级以作战杀伐为职业,是军国主义体制和政策的制定者和推行者;武士道成为近代日本军国主义思想和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虽然近代日本军国主义是在19世纪后期形成的,但其历史文化却源远流长。古代日本就有尚武的精神,日本武士及武士道的产生就是其重要标志。日本武士出现于平安时代(794-1192)中后期,随着天皇中央集权下的律令制的逐渐瓦解,武士开始出现。他们有的来自被降为臣姓的皇族成员,有的来自军事贵族,更多的来自地方领主或豪族建立起来的看家护主的私人武装。这种武装逐渐成为一种制度化的专业军事组织,其基础是宗族和主从联系。到了平安后期,随着朝廷常备武装的衰落,各地武士集团蜂拥而起,向政治舞台发起冲击。 1192年武士集团首领源赖朝成为“征夷大将军”,建立镰仓幕府,造成了政令出自朝廷,但军令却出自幕府的局面,形成了日本社会的两元政治结构:实权掌握在幕府的武士手中,朝廷成为摆设,开始了武士阶级统治国家的幕府时代。镰仓幕府是日本第一个当政的武家政权,从此,专事征战杀伐的武士阶级成为统治阶级,武士集团首领掌控国家最高权力长达六百多年。德川家康于1603年建立的江户幕府则是最后一个武家政权。日本的武士阶级以作战杀伐为职业,成为古代中世纪军国主义的鼓吹者,也自然是军国主义体制和政策的制定者和推行者。日本武士阶级还在幕府时代,日语毕业论文,逐渐发展和形成了武士道,成为近代日本军国主义思想和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武家政权统治日本的年代,除了国内诸国间的争夺战争外,日本把侵略矛头指向了朝鲜半岛和中国。当16世纪末期丰臣秀吉主宰日本的时候,彻底改变了室町幕府以来对中国的政策,挑战华夷秩序,不仅不再延续与明朝的朝贡册封联系,断绝了与明朝的官方来往,并亲率大军征战朝鲜连战7年,宣称要“席卷明朝四百余州,以为皇国之版图”,“让天皇迁移至大唐的国都”,甚至任命了自己的继承人担任“大唐的关白”,这充分暴露了封建时代日本军国主义的侵略野心。19世纪日本侵占朝鲜半岛和发动日俄战争,以及后来发动对中国的全面侵略,都可以在丰臣秀吉这里找到源流。 到了德川幕府时期,日本的统治者及许多思想家,不断鼓吹其计划、宣扬对外侵略扩展思想,力倡“海防论”、“开国论”、“海外雄飞论”及“攘夷论”的日本经世学家及维新运动的先驱者们,都大肆鼓吹对外扩张思想。明治维新的先驱吉田松阴,公开提出“失之于欧美,补偿于满鲜”的对外侵略战略,这些都成为近代日本军国主义重要的思想和历史源流。 明治大陆政策是决定日本近代对华联系的核心国策;日德在军国主义道路上早有交融,德国对日本的作用尤大 1853年,在西方列强的压力下,日本被迫开国,进行了明治维新,成为亚洲的第一个近代国家。明治维新后期,日本“脱亚入欧”,学到了欧美殖民主义的对外扩张“真谛”,迅速地搭上了殖民主义的最后一班车;与此同时,日语毕业论文,传统的国家主义、国权主义思潮又促进了日本封建军国主义对外侵略扩张欲望的膨胀。两者结合形成了近代日本的对外战略――大陆政策。明治大陆政策是决定日本近代对华联系的核心国策。从广义上讲,它几乎作用了整个日本近代的对外联系。它是前近代日本对大陆扩张传统和近代日本对外国家战略的混合物。学界虽然对“田中奏折”本身的真实性存有争议,但其提出的“惟欲征服支那,必先征服满蒙。如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支那”的对外国策,却是近代日本对外扩张路线的真实写照。 此外,日德在军国主义道路上早有交融,其中德国对日本的作用尤大。明治领导人在推翻幕府,王政复古,重建天皇政权后,迷失了前进的方向。于是派遣了超大型的政府代表团即著名的岩仓使节团,到欧美先进国家考察。1873年3月15日,使节团在访问普鲁士时拜会了“铁血宰相”俾斯麦,俾斯麦的谈话给使节团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他说,“方今世界各国,皆以亲睦礼仪交往,然此皆属表面现象,实际乃强弱相凌,大小相侮”……他还讲述了当年弱小可欺的普鲁士,怎样在弱肉强食的国际环境中生存下来并成长为大德意志帝国的历史。听了俾斯麦这番“实力政策”的讲话,让岩仓使节团的成员“如梦初醒,茅塞顿开”。使节团充分认识到了“万国公法”不过是列强在强大军事力量下欺压弱国的“工具”,国际政治实质上是强权政治。日本要独立生存,就必须走“富国强兵”之路。这对日本日后对外政策的制定,并最终走上军国主义国家的道路具有重要作用。 近代日本军国主义的形成、发展,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形成阶段,大致从1868年明治政府成立起至西南战争结束的1877年。这个阶段日本政府将“富国强兵”作为三大国策之首,大力发展近代化军队。1871年组建了天皇“亲兵”近卫军。同时开始创建近代陆军。1873年颁布《征兵令》,建立了常备军并迅速扩大。 明治政府成立不久便凭借其军事力量开始对亚洲弱小国家进行武装侵略。1874年就发动对中国台湾的侵略战争,1875年又挑起侵略朝鲜的“江华岛事件”,并于1876年逼迫朝鲜签订了不平等的《江华条约》。 在此期间,日本确立和巩固了天皇为中心的中央集权政府,建立起了军国主义的武装、体制以及经济基础,并开始对外实行侵略扩张,标志着日本近代军国主义初步形成。 第二阶段是近代日本军国主义体制完全确立阶段。大体从1878年陆军卿山县有朋发布《军人训诫》和《参谋本部条例》至1894年发动侵略中朝的甲午战争。其间,1881年建立宪兵制度并发布《军人敕谕》,1889年颁布《大日本帝国宪法》,1890年发布《教学敕语》,1893年军部的形成等均为其路标。日本在政治、军事、经济、文化思想各领域确立起了军国主义体制。 第三阶段是发展与演变阶段。大致从甲午战争后的1895年至法西斯军国主义确立的1936年或直到其败亡的1945年。日本近代军国主义确立后就不断地从战争走向战争,几乎是每五年就对外用兵一次,直至其彻底败亡。1936年“二・二六”政变标志着法西斯上台,是近代日本军国主义的极端表现形式。1931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以后,其军国主义走上了登峰造极的地步,国家政权完全变成了军部控制下的政策工具。日本军国主义的战车,从中国东北踏至全中国,并在1941年发动太平洋战争,企图通过武力建立以日本为中心的“大东亚共荣圈”。但日本军国主义疯狂侵略的结果,到头来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在反法西斯盟国的共同打击下,日本军国主义最终以失败告终。 但是,战后日本的民主改革并不彻底,特别是受冷战的作用及美国对日政策的转变,日本军国主义并没有像德国那样受到彻底追究。当今日本首相安倍晋三上台以来,推行了一条政治大右转的内政路线和傍美抑华的外交路线。虽然我们现在不能说日本已经复活军国主义,但安倍政权的一系列言行,表明日本已经存在复活军国主义的危险性。这值得国际社会高度重视,并采取预防方法,防止历史悲剧重演。 (作者为南开学院日本探讨院院长,原中国驻日大使馆二等秘书) 【参考文献】 ① 蒋立峰、汤重南主编:《日本军国主义论》,河北人民出版社,2017年。 ② 汤重南:《日本帝国的国家战略与军事战略》,《国际政治探讨》,2017年第1期。 责编/刘瑞一 美编/李祥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