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地方合作的开放特征[俄语论文]

资料分类免费俄语论文 责任编辑:阿米更新时间:2017-05-20
提示:本资料为网络收集免费论文,存在不完整性。建议下载本站其它完整的收费论文。使用可通过查重系统的论文,才是您毕业的保障。

  摘要:中俄地方合作的大趋势是规模和领域不断扩大。目前,中俄地方合作出现了一些新特征、新变化,如国家加大支持力度并鼓励先行先试,双方把互动和合作共赢作为主题,合作正向腹地延伸,扩大服务贸易,发展现代物流,跨境产业链正在形成,打造特殊功能区等等。在对中俄地方合作、开放特征把握上,还要把扩大人文交流作为双方增进理解和信任的基础。
外语论文网 www.waiyulw.com
  关键词:中国;俄罗斯;地方合作;经贸合作
  中图分类号:F125.551.2 文献标志码:C 文章编号:1008-0961(2017)03-0005-04
  
  一、中俄地方合作的阶段性回顾
  
  中俄地方合作,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特征。纵观中俄贸易发展的历程,大的趋势是规模和领域不断扩大;虽然始终在波动起伏变化,但是每次起伏之后,都拉近了中俄关系。这是基本判断,也是大的趋势。
  ――1991年到1993年,中俄边贸的第一波高峰。那时主要是易货贸易,适应俄罗斯短缺经济;中俄贸易达到过32亿美元,黑龙江省占整个中俄贸易的60%。
  ――1994年到1999年,中国对俄罗斯贸易出现第一次低速和调整期,走入低谷。出口方面,劣质产品太多了,引起俄罗斯反感并进行制裁;进口方面,主要进口商品的市场需求受到抑制,例如受到国内治理整顿政策的作用,钢材进口后没有市场。
  ――2000年到2017年10月,实现了很长时间的强劲复苏,保持了又一轮的热潮。这一轮热潮比较长,当时胡锦涛主席和普京总统提出2017年双边贸易额达到600亿~800亿美元这样一个目标,受金融危机等因素作用没有达到。这一时期的特征是中方公司在俄投资有很大增长,建立了几个工业园区;进口了大量资源、能源商品及一部分机电产品。
  2017年11月到2017年12月,再次受金融危机的作用出现下滑。这次下滑得比较深。俄罗斯资源性产品进口价格也明显下滑。以木材为例,那个时候到了这样的程度,木材进口到绥芬河,买方问700元卖不卖,700元不卖就变成650元了,不卖就得压在手里。绥芬河没有木材交易市场,车板交易,木头放在车上卖不出去,承受不了成本。俄罗斯滨海边疆区林业厅长几次到绥芬河来,求助我们买点木材,不买木材林场职工的工资发不出去。我当时说了点准则性的话,说“抱团取暖”共度金融危机吧。他说“抱团取暖”还不够,咱们得“同枕共眠”才行,日子已经过不下去了。迫不得已,我们协调了几个公司,暂不买木材,可先借给他们部分资金,第一次借给他们150万美元,第二次又借了200万美元,这才把他们的群众安抚下来。最低潮的那几天,绥芬河口岸一车木材也没进口。但这个阶段境外园区的跨境产业链开始形成。
  ――2017年到现在,出现了恢复性增长。现在看,主要指标基本恢复到金融危机前的水平。
  
  二、双方合作的新特征、新变化
  探讨对俄开放,必须掌握开放的特征
  
  (一)国家加大支持力度,鼓励先行先试
  “改革开放前三十年看沿海,后三十年看沿边”是开放的宏观特征。在国家发展战略中,历史性地将“牡绥”地区作为重点发展地域写进了国家“十二五”规划,而且明确沿边陆路地区享受西部大开发政策;绥芬河等地还将被批准为重点沿边开发开放试验区。这是我们进一步扩大开放的政策基础,也是中俄地方合作的一个新特征。
  有了国家的政策支持,我们就可以大力组织实施沿边开放先导城市建设,特别是在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的框架下先行先试,形成制度优势和竞争力。比如,在金融方面,开办人民币一卢布交易所,扩大边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形成边境地区“金融中心”,规范和方便民间业已形成的货币兑换等;允许开办俄罗斯高校分校或实训基地,建立国际文化交流园区;引进俄罗斯人才到边境地区生活和工作;放宽新闻媒体管制,加速信息交流;下放司法权限,给予口岸城市一般刑事案件和治安案件的办案权;从海关税和检验检疫费等口岸性收入中拿出一定比例的资金建立口岸发展基金,用于外贸补贴和口岸基础设施建设,专款专用;还可以在政治体制改革方面先行先试。在社会管理方面,大力发展社会中介组织,培育社会资本市场,等等。
  
  (二)中俄地方把互动和合作共赢作为主题
  中俄地方合作,互动是关键。不能单单看进出口量、市场占有率,而应更加关注互动和合作共赢,这也是由外向型经济向开放型经济转变的一个重要标志。互动和共赢越来越成为中俄合作实现大幅度提升的基础和前提。过去相当长时期,在中俄合作方面往往表现为我们一头热。中方热,俄方不热,互动不起来,这种合作不能持久。仅仅从我们的利益出发,不考虑俄罗斯的利益,俄罗斯不会合作。当前,俄罗斯方面对中国公司和中国人的态度有很大好转,不断规范警察行为。据了解,俄方撤销了乌苏里检查站。这个检查站过去是雁过拔毛,特别是中国车辆、中国人,每过必罚款。中国公司在俄罗斯也由习惯于走“野路子”向规范经营、树立良好形象、回报俄罗斯社会转变。“灰色清关”基本消失,正规清关已成为主流。俄罗斯国家正在投资建设有利于中俄地方合作的基础设施项目。比如,最近启动了绥芬河对面的公路口岸建设,大幅度扩大通道能力。俄方还积极与我们沟通,提出利用中方铁路和即将修建的飞机场等等。这都是积极向好的迹象。我们可以结合俄罗斯远东开发与其互动,搞好绥芬河一满洲里开放经济带的基础设施建设,与俄罗斯远东大开发对接,实现共赢。
  
  (三)中俄地方合作正在向腹地延伸
  沿边(境线)开放是初级开放,沿边区域开放才是大开放。近年来,随着边境贸易优惠政策的取消,中俄双方大的采购商、供货商开始深入双方腹地。众多人士呼吁,要像当年推动沿海开放那样推进沿边开放。沿边开放不等于沿“边境线”开放,沿“线”开放太单薄,缺乏腹地支撑力。
  绥芬河-满洲里开放经济带(其实就是历史上的中东铁路沿线),是一个通道产业带,对外与俄罗斯经济主通道对接,对内是哈大齐、哈牡绥东产业带的综合。俄罗斯很想利用这条铁路,运送他们的跨区货物。从俄罗斯海港到欧洲部分,走这条路比走俄罗斯西伯利亚铁路可减少里程1500多公里。从一定意义上说,这个“带”可能会引起俄罗斯的共鸣,可以互相促进,互相支撑。中东铁路修建的时候,从绥芬河到满洲里、从哈尔滨到大连都是宽轨铁路,中俄之间的货物运输因为不用换装,运量很大;上个世纪20年代,中东铁路货物有80%是从绥芬河口岸进出境的。日本占领东北后,1936年宽轨被改成标轨。如果把这条产业带上升为国家战略,将带活整个龙江经济发展,有希望成为新的国际运输走廊。除俄罗斯海港的货物外,如果有日本、韩国与欧洲的物流从这条线路上经过,这条通道上的物流就会有巨大增长。从“几流”的关系上说,物流是前导,物流在哪儿,资金流就跟到哪儿;资金流在哪儿,人流就在哪儿;人在哪儿,信息流就在哪儿。根据流量经

济的规律,一个城市的竞争力,核心要素是竞争流量,即进出口贸易量和国际物流量。关于口岸城市来说,这当然是核心经济发展指标。只要物流量上来了,就能带活整个地域的经济活动。
  这条开放经济带的进一步延伸还应将中日合作、中韩合作与中俄地区合作统筹考虑,与利用俄罗斯海港联系起来。
  
  (四)开展对俄服务贸易出现良好势头
  货物贸易关系是有形合作,服务贸易合作是“魂”的融合。据世贸组织统计,服务贸易领域有150多个行业,但目前中俄贸易统计中,服务贸易还是零。俄罗斯数字技术落后,双方合作的机会点很多;俄罗斯建筑设计等方面有特长,在城市规划建没中可以请俄罗斯设计师来设计,增加俄罗斯建筑元素;俄罗斯的艺术教育办得很有活力,可以引进办学,从而牵动相关产业发展。过去对俄合作注重商品贸易,今后应加强对俄服务贸易。比如,在金融服务方面,俄语论文题目,随着本币结算业务的突破,离岸金融服务需求将进一步增长;俄罗斯金融资源紧缺,而中国金融资源特别是外汇资源丰富。房地产业也应该“走出去”,俄罗斯居民住房硬缺口很大。市政服务方面,也有很大的发展空间,符拉迪沃斯托克市正在招商引资,希望中国公司在那里经营公交车。
  
  (五)发展现代物流已迫在眉睫
  物流形式对应着贸易方式,有什么样的贸易方式,就会有什么样的物流形式。“灰色清关”终结了,与其对应的传统物流的整合提升必须摆上日程。遍地开花的所谓“货代”已不能满足双方合作的需求。中俄之间物流不对等,物流企业操作不规范,管理混乱,附加值低;标志现代物流的集装箱物流几乎处于空白。专业化、标准化运营的物流还没发展起来,一个货柜装多种货物,有的借此掩盖灰色行为,严重作用和制约清关效率。因此,必须建设新的物流产业发展模式和物流平台,比如在俄罗斯建立保税仓库、保税中心。绥芬河正在成立道路运输服务中心,建立公共物流平台,发展集装箱物流等,对进出绥芬河的物流实行一条龙服务,所有的进出口物流都经过这个中心进行分拨,规范绥芬河的物流产业。
  
  (六)中俄地方之间跨境产业链正在形成
  中俄地方之间山水相连,最容易形成共同的产业板块。境外投资合作是国际贸易长远发展的基本方向。适应当今国际经济合作发展的需要,在做好商品贸易的基础上,注重从单纯的商品采购向投资合作转型,才能得到长远利益。
  金融危机前后,境外园区发展形势越来越好,出现了建厂房的速度赶不上公司人驻速度的情况,康吉园区、华宇园区、跃进园区等都很成功。境内境外跨境产业合作的主要运作模式,一是将国内的鞋类等半成品以低关税出口到合作区进行组装加工,贴俄罗斯商标,由中国制造变成俄罗斯制造,再将成品鞋销往俄罗斯市场,避免反倾销制裁等。以皮鞋为例,按正规通关计算,一双成品皮鞋俄进口关税为33%,半成品为10%;每个集装箱成品鞋可装1.2万双,半成品鞋可装4.6万双,降低了运输成本,有效化解了“灰色清关”和成品进口的高关税。二是应对俄罗斯原木出口禁止性关税政策,在境外设厂,把原木粗加工后,将半成品低关税出口到国内,即“境外原料粗加工一低关税出口中国一在中国境内加工成品”。跨境产业链的形成有利于巩固双方的合作,密切利益联结,并逐步形成中俄地方跨境产业板块。
  
  (七)对俄合作优势正在从依赖边贸优惠政策向打造特殊功能区转化
  中俄地方合作虽然还会享受有差别的政策,但不会离开世贸组织规则。最初的中俄边境贸易是靠国家的“双减半”边贸优惠政策支撑的,目前这些优惠政策已淡出;中俄合作已转向了平台建设,发展特殊功能区。境外投资合作的园区实际上是缓冲区,其中含有缓冲机制;面对不规范的俄罗斯市场和多变的俄罗斯政策法规,过去那种小型、分散、自发、单一的投资合作风险很大,解决这类问题比较好的方式就是建立园区,中小企业抱团取暖,规避风险。境内哈牡绥东产业带、绥芬河综合保税区等,是融合了高含金量政策的平台,集聚和整合功能明显,过去做不了的贸易可以在这里应运而生。应当借此进一步把边境地区及口岸经济炒热,增加发展机会,提升竞争力。
  
  (八)中俄地方合作需要标志性合作项目
  标志性合作项目会带来一系列突破,更是中俄双方大局的需要。目前,中俄合作投资项目很多,投资额也很大,但缺少标志性项目。牡丹江、绥芬河等在俄罗斯远东地区没有代表性的项目。韩国在符拉迪沃斯托克搞一个现代宾馆,是当地最高级的宾馆,韩国形象一下子就在俄罗斯树立起来了。而我们搞的养猪场、锯房子规模小、污染严重,加上出国人员素质不高,一些人甚至有损中国人的形象。中方投资者必须转变观念,学习成功公司的先进理念,注重社会形象和社会担当,才能获得俄罗斯政府和社会的尊重,不能不顾环境和责任,一味地“打快钱”。下一步,我们应该在俄罗斯远东搞几个标志性的项目,例如,在纳霍德卡建立高标准的港口设施等。不要怕被俄罗斯人“黑去”,应该通过“高风险”项目的合作触动对方,促进俄罗斯管理和政策的转变。只要注意互利双赢,并遵守俄罗斯法学底线,让俄罗斯人得到实际利益,其合作热情会越来越高,合作项目的前景自然会好。用“标志性”项目的作用,改变俄罗斯投资环境,小打小闹没有说服力。
  
  (九)由注重政府间合作向加强与社会团体合作转变
  务实合作是根本目的,找有话语权的人合作不是“势利眼”。我们的对外开放是政府为主导,公司为主体;与中方不同,俄罗斯的地方政府却缺少主导力度,作用力有限,不起决定影响。而俄罗斯社会组织正在发育,发挥着越来越大的影响,正在成为社会的主导力量。下一步应转变思路,从注重政府间合作,转向更多的与俄罗斯有代表性的社会组织合作。比如,有作用力的商会、协会以及大公司,开放创新意识强的高等学校等都是很好的载体,从而达到更实际的合作效果。
  
  (十)口岸竞争加剧
  边境口岸多,并不能代表沿边开放水平高。两个国家的合作,不能哪儿便利就在哪开口岸。边境口岸过多,不仅浪费人财物,俄语毕业论文,也不利于口岸的科学发展;也难为俄方同等对应发展。中俄边境口岸很多,但设施和管理标准都很低。近年来,周邻口岸加快发展,竞争激烈。阿拉山口、满洲里等发展速度很快,一部分指标超过了绥芬河;城市面貌焕然一新,口岸功能大幅升级,过货能力提高很大。这些口岸将发展成为中国沿边最大口岸。珲春口岸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将国家赋予的互市贸易区政策用足用活,拉动了整个区域的发展。同江口岸正在跃跃欲试,利用即将开工建设的铁路跨境运输优势争夺绥芬河的阵地;抚远口岸对俄投资合作思路清晰,方法得力,起步快,见效大。绥芬河口岸虽然在交通运输方便快捷等方面有优势,但是因土地资源不足、进出口运能和前后方通路趋于饱和、旅游成本攀升等,在与周邻口岸的发展竞争中呈相对下滑的趋势,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三、要把握的几个关系
  
  在对中俄地方合作的开放特征把握上,还要把扩大人文交流作为双方增进理解和信任的基础。在俄罗斯不同的社会层面,都有对中国戒备和防备的心态,认为中俄经贸往来只会使俄罗斯成为中国能源和原材料的附庸,中国人大量进入俄罗斯远东和西伯利亚地区会引发不安全因素。因此,须采取方法加强人文交流,消除误解,增进理解和信任。
  
  (一)中俄对边境地区的管理理念不同
  中俄在发展理念上有很大差别。中方实施扩大沿边开放战略,俄方仍然以加强边境管理为主,对我们提出的合作要求往往不积极,对建立跨境合作区,他们会问,对俄方有什么好处?不就是你们好卖东西?对跨境基础设施建设,反应也很冷淡,他们认为,这只是更方便把俄罗斯资源运到中国。可见,发展理念的输出迫切又重要。
  
  (二)清醒认识中俄合作中的“冷”、“热”
  中俄制定了“振兴东北”和“远东开发”合作规划,足以看出双方战略合作的“热”。“规划”中的项目数量多、涵盖面广,几乎把应解决的问题都列入其中。但如何实施落实“规划”,俄方中央及地方一直处于不冷不热的状态,实施主体和方法均不清晰,进展突破不大,其中的原因,并非仅仅是经济因素。虽然双方各个层面交往频繁,但关注形式大于注重实质性问题的解决;有的就是“例行公事”做给别人看,具体承办者更不乏“作秀”的。这里隐含着深层次的“中俄柔术”。本不能做或不想做的事,还反复商谈、会谈,这种“冷”、“热”交换关系对中俄地方合作作用非常大,把握不当,注定事倍功半。
  
  (三)在知已知彼方面尚须增加共同感受
  俄罗斯人具有“两极性”,变化大,有时自尊、骄傲、好强,甚至粗暴无礼,具有沙文主义情绪;同时,忧郁、感伤、孤独乃至苦难意识很强。他们大多信奉实用主义。另一方面又热爱生活,知足常乐,为人直率真诚,喜爱艺术,很有激情;民族性格中具有很崇高的部分,比如热爱生态环保等,不能总说俄罗斯人懒惰等不好的一面。
  
  责任编辑:张梅

免费论文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