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俄罗斯水面反潜力量的中坚[俄语论文]

资料分类免费俄语论文 责任编辑:阿米更新时间:2017-05-20
提示:本资料为网络收集免费论文,存在不完整性。建议下载本站其它完整的收费论文。使用可通过查重系统的论文,才是您毕业的保障。

  诞生背景
外语论文网 www.waiyulw.com
  20世纪60年代,美、苏海上争霸愈演愈烈。在冷战之初,苏联水下力量尚处于优势地位。不久,美国的核潜艇在数量上直追苏联,而在技战术性能上已经超过后者。至60年代末期,美国已有10级40艘攻击型核潜艇和3级41艘弹道导弹核潜艇在役。
  当时苏联在役的战术型核潜艇多是为打击水面目标而设计的,即巡航导弹核潜艇,其水下反潜能力比较薄弱。到了20世纪70年代,苏联海军大型水面反潜平台主要是满载排水量为3650吨的“克里瓦克”级护卫舰、满载排水量为4500吨的57A型“卡宁”级驱逐舰和满载排水量为4390吨的61型“卡辛”级驱逐舰、满载排水量达到7535吨的1134A型“克列斯塔”Ⅱ级巡洋舰,以及性能不佳的满载排水量17500吨的1123型“莫斯科”级反潜直升机母舰。无论是“卡宁”级还是“卡辛”级,其反潜武器除了搭载卡-25直升机外,仅能依靠反潜鱼雷和反潜火箭弹遂行近距反潜任务。而“克里瓦克”级尽管可以携带并发射85PY“暴风雪”(北约称为SS-N-14“石英”)反潜导弹和重型反潜鱼雷,但由于排水量较小,无法搭载更多的武器和系统。因此,当时的苏联需要一型单舰反潜作战能力较高的大型水面战舰。当美国海军的“洛杉矶”级攻击型核潜艇于1976年11月开始服役后,更是促使苏联装备一种全新的水面反潜舰只,与服役不久的1134B/ BF型“卡拉”级巡洋舰以及较老的“克列斯塔”Ⅱ级巡洋舰配合使用。
  1155型大型反潜舰(北约称为“无畏”级驱逐舰)就是在这种背景下诞生的。
  总体布局与技战术特点
  “无畏”级是在“克列斯塔”级巡洋舰基础上设计的一型大型反潜舰。该舰采用长艏楼船型,上层建筑分不连续的艏、舯、艉三段。艏端的舷弧比较平坦,有利于人员的行动和操作,艏部和舯部干舷较高。艏柱前倾45度左右,且微微向内弯曲。主船体两侧设折角,折角线从离艏端约18米处开始延续至艏楼后端,折角线明显外飘,折角线之上的舷侧板几乎和甲板边板垂直。水线面积较大,艉部水线面尤为宽大,具有较好的完整稳性,高速时具有较好的快速性,并能减轻舰船的纵摇和升沉,适航性较好。“无畏”级的重要舱室都有密闭式的防护系统,由一组相邻的舱室组成,采取严格的隔音方法,可以单独密闭,输入经过过滤的外界空气并保持一定的超压,防止外界污染空气通过门、孔的缝隙进入。
  艏楼之上是主体上层建筑,包括舰桥、两座烟囱、两座格子桅等。舰尾设有两个半沉降式直升机机库和起降平台。从舰艏开始,其舰载武器依次为四座SA-N-9舰空导弹发射井,两座呈阶梯布置的100毫米主炮,分布在舰桥两侧的两座四联装反潜/反舰导弹发射装置,在主桅两侧高出艏楼甲板的平台上各布置有两座AK-630六管30毫米近防炮。在艏楼之后,是两座横向布置的SA-N-9舰空导弹发射井,靠近两舷的甲板上是两座四联装533毫米重型鱼雷发射管。在艉部上层建筑之前是两座纵向布置的SA-N-9舰空导弹发射井,在其外侧是两座12管的RBU6000反潜火箭发射装置。该舰的电子设备主要包括位于舰桥之上的两部SS-N-14导弹的火控雷达。之后是SA-N-9导弹的火控雷达,被北约称为“十字剑”, 也被安装于直升机机库上方靠后位置。在前桅之前高高矗立的是被称为“鸢声”的主炮火控雷达,主桅顶端则安装了著名的“顶板”三坐标雷达。
  “无畏”级驱逐舰全长163. 5米,宽19.3米,吃水7.5米,标准排水量6700吨 ,满载排水量8500吨。动力装置的类型为燃气轮机联合使用(COGAG),其中两台M62巡航燃机10兆瓦(约13600马力),两台M8KF加速燃机40.8兆瓦(约55500马力)。最高航速30节,18节时的续航力为4000海里。船员编制249人,其中包括29名军官。
  将燃气轮机作为动力装置,关于以遂行反潜为主要使命的水面舰艇非常重要。使用燃气轮机有利于降低舰船的机械噪声,有利于舰艇的快速机动,有利于在反潜区域不断加速、减速,对遂行反潜任务特别有利。正因如此,现役世界上绝大多数以反潜为主要任务的大型水
  面舰艇均采用燃气轮机。例如,苏联时期研制的“克里瓦克”级护卫舰、“卡辛”级驱逐舰、“卡拉”级巡洋舰均采用和“无畏”级一样的全燃联合动力装置。“无畏”级为了增加其隐蔽性,并提高本舰声呐的探测距离,非常注意降低本舰噪音水平,采用了和美国“斯普鲁恩斯”级驱逐舰一样的气幕降噪方法,其舰壳声呐的技战术水平则是俄罗斯海军最好的。
  主要武器配备与反潜直升机
  “无畏”级驱逐舰最基本的远程反潜武器是SS-N-14“石英”反潜与反舰两用导弹。该弹于20世纪60年代初开始研制,1969年装备部队。主要装备于“克里瓦克”Ⅰ/Ⅱ级护卫舰、“克列斯塔”Ⅱ级巡洋舰、“卡拉”级巡洋舰、“基洛夫”级巡洋舰和“无畏”级驱逐舰等。
  SS-N-14采用细长圆柱形弹体,卵形头部,弹体中部有一对小展弦比、可折叠的切尖三角形弹翼。弹体尾部有面积较小的常规配置的操纵尾翼。导弹头部装有红外导引头,中段(弹翼前)装有主发动机,后段装有自动驾驶仪、无线电高度表、指令接收机和动作装置。两台助推火箭安置在弹体两侧下方。在弹体下方有一个与弹体长度和直径都相近的圆柱体,俄语毕业论文,初看似乎是并联发射架上的两枚导弹。实际上,下面的圆柱体是导弹作战载荷舱,其前段是用于反舰的半穿甲战斗部,重350公斤,后段是一枚被北约称为E53-72型的反潜鱼雷,直径为533毫米,长4.7米,是一种电动推进的有主/被动寻的头型号,航程为15公里,航速为40节,常规战斗部重量为150公斤,核战斗部为5000吨TNT当量。SS-N-14弹长7.2米,主弹体直径574毫米,反潜射程为55公里,反舰射程为35公里,飞行速度为0.95倍音速。
  该导弹的推进系统包括一台固体火箭主发动机和两台可抛掉的固体火箭助推器。指令控制系统控制导弹飞到目标区域,随后根据任务,由红外导引头制导导弹攻击水面舰艇或由鱼雷寻的攻击潜艇。舰上关于飞行的导弹进行跟踪和制导,制导指令是编码信息,影响距离55公里。当以反潜方式作战时,先由声呐设备提供目标位置数据,然后由火控系统进行数据处理和实施发射。导弹发射后,先爬升到离海面约750米的高度,然后按预定程序下降到超低空作巡航飞行,一直飞到预定的目标区。在这个巡航阶段由无线电指令控制航向,高度表控制飞行高度。导弹飞至离预定目标点约10公里时,根据预设程序,导弹开始由水平飞行转为向上爬升到离海面约100米高度,弹身与作战载荷分离。反潜鱼雷在降落伞的减速下入水,自动寻找目标进行攻击。在进行反潜作战时,反舰战斗部和红外导引头不起影响。
  当选择打击水面目标时,导弹飞至目标附近空域后,不会启动鱼雷施放装置,在飞行弹道的末端也不再采用无线电指令制导,而是启动红外导引头,捕捉目标红外信号。最后用反舰战斗部和鱼雷共同打击目标。
  53型533毫米反潜鱼雷是“无畏”级的中程反潜武器,航速45节时航程为20 公里,战斗部重40 0千克,也可装低当量的核战斗部。发射鱼雷时的目标数据由本舰声呐提供。12管的RBU6000反潜火箭弹则是“无畏”级的近程反潜武器,射程为6000米,可以用于攻击敌潜艇并拦截来袭鱼雷。

  “无畏”级驱逐舰共配置8 座八联装的SA-N-9 舰空导弹发射装置,整个舰空武器系统被称为“刀刃”(北约称为“克里诺克”)。所用9M330 是通用型导弹,也用于陆基“道尔”(北约称为SA-15)系统。SA-N-9舰空导弹采用垂直冷发射技术,为了解决弹射后导弹的拐弯控制,该导弹的弹体中部采用了10个小型燃气喷射装置,由其保证无动力飞行、初始速度很小的导弹的快速转向。9M330导弹长2.86米,弹径235毫米,重168公斤。最大射程12公里,飞行速度为850~880米/秒,射高5~6000米,可以拦截敌作战飞机、直升机、反舰导弹、“杰达姆”炸弹等。与“里夫”舰空导弹系统不同的是,“克里诺克”尽管也采用相似的发射装置,但发射井内的导弹不动,而井盖可以每秒50~55度的速度旋转,将发射口盖对准待发导弹。
  “无畏”级驱逐舰可搭载两架卡-27 舰载反潜直升机。这是一种被北约称为“蜗牛”的共轴双旋翼、无尾桨的中型直升机,最大起飞重量为12 吨,机身长11.3 米,如果将折叠后的旋翼包括在内,机长为12.25 米。与传统布局的单旋翼带尾桨的直升机相比,共轴式双旋翼直升机的优点主要是:机身短、外形尺寸较小。加上共轴式旋翼还使直升机气动力完全对称平衡,对风向和风速不敏感,机动性强,因而特别适合于舰上起降。
  卡- 27作为世界上为数不多的几种专门设计的反潜直升机之一,拥有比较完善的搜潜、反潜设备及武器,并具有航程远、载弹量大等特点,可以捕获潜深500米,时速75公里/小时的潜艇。其反潜武器包括两枚鱼雷(E- 45、E-53、APSET-95、APR-2E等)或4 枚S3V深水炸弹或其他武器。但与西方国家普遍装备的“海鹰”、EH101等直升机相比,卡-27的技战术性能较差。
  “无畏”Ⅱ
  在2 0世纪8 0年代初,当获悉美国海军发展“阿利·伯克”级驱逐舰之后的情报,苏联也决定研制一种新型驱逐舰与之抗衡,俄语论文,其结果就是1155.1型“无畏”Ⅱ级驱逐舰。原有的1155型也因此被称为“无畏”Ⅰ。
  “无畏”Ⅱ引入了“现代”级驱逐舰的一些装备,包括将两座双联装100 毫米主炮更换成一座双联装AK-130 型130 毫米主炮,将SS-N-14 反潜、反舰两用导弹更换成3M82“白蛉”M(北约称为SS-N-22“日炙”)超音速反舰导弹。此外,还将反潜导弹换成由鱼雷发射管发射的SS-N-15,并将AK-630型30 毫米近防炮改为两座CADS-N-1“卡什坦”弹炮结合近程反导系统。改进之后,“无畏”Ⅱ级由反潜型驱逐舰变为通用型驱逐舰。
  “无畏”Ⅱ仅建造一艘,即“恰巴年科海军上将”号。此次来华参加军演的3 艘大型反潜舰均为“无畏”Ⅰ型驱逐舰。
  结束语
  “无畏”级驱逐舰设计的主要目的在于反潜,舰上主要武器都是针对打击潜艇而设计或改进。该级舰的建造计划始于1972 年,到1982 年开始具备作战能力,最终共建造了12 艘。
  同期发展的“现代”级驱逐舰在俄罗斯只有4 艘在役,而“无畏”级则有7 艘在役,说明俄罗斯重视反潜能力建设。目前,俄罗斯其他大型水面反潜舰艇大多退役,唯有“无畏”级驱逐舰在役数量最多,成为当代俄罗斯海军反潜力量的中坚。
  在冷战的高峰时期,苏联海军同时设计了“现代”级和“无畏”级驱逐舰,因设计目的截然不同,两者装备了不同的武器系统。如果单论海上攻击能力,“现代”级则占尽先机,凭借SS-N-22超音速反舰导弹,足可以先发制人,在战时可以单独应对低强度的海上冲突,也可以为舰队提供防空、反舰火力掩护。而“无畏”级则需要伴随舰队遂行反潜作战。
  但这并不表明“无畏”级落后。评价一艘舰艇技战术的优劣,必须把它放在一定的作战体系当中。美国海军的水面舰艇之所以不太重视反舰攻击,是因为其拥有规模庞大且攻击力极强的航空母舰,依靠舰载机即可消灭敌舰, 故重视防空与反潜。而苏联人在大洋上缺乏有效制空权,故极其重视远程反舰攻击。以此来衡量,“现代”级并不成功,反倒是重视反潜的“无畏”级取得了较大成功。同样情形也适合当前的中国海军。

免费论文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