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所介绍的这个德国人,不仅从来没有去过中国,就是中文也只会说:你好、谢谢。至于他下中国象棋的水平我看也就是初级水平。然而,正是他却在不断地致力于中国象棋在欧洲的推广和发展。 外语论文网 www.waiyulw.com 格拉拉1954年生于汉堡附近的一个小城市。法律毕业后,他一边从事外国法的律师工作,一边为德国以及奥地利和瑞士的报纸和杂志投稿。90 年代他作为德国电视杂志《 H�rzu》的记者,采访了许多娱乐界的知名人士。比如杰克逊的妹妹简妮特、滚石乐团等人物。之后,他被杂志社特派去了日本、韩国、越南、老挝和印度进行有关旅游的采风和报道。但是,格拉拉没有机会接触中国,也更不知道世界上还有一个叫中国象棋的东西。 初识中国象棋 初识中国象棋对格拉拉来说还有点迂回曲折。格拉拉去了亚洲这么多国家,最让他开心和感兴趣的是唱卡拉OK。这个金发的老外走到哪儿就唱到哪儿。每到一个城市,他就到处打听哪儿可以唱卡拉OK。在日本、韩国,甚至老挝的一个极为偏僻的小村庄,他也不忘在工作之余去唱卡拉OK。这卡拉OK一唱上瘾,回到德国就苦了他。在德国哪有唱卡拉OK的习惯啊?但是,他没有因此而放弃。千寻万觅,最终他在汉堡找到一家叫“新中国“ 的中国餐馆,那儿有唱卡拉OK的设施。于是,他常常去那家餐馆,既为吃饭又为唱歌。 在这些歌友中有一位越南医生,他在得知格拉拉曾经采访过国际象棋大师亚历桑德拉・克斯坦尼科之后,便问他,是否知道中国象棋。这位越南医生介绍说,中国象棋不仅有同国际象棋相同的子,而且还有河界、大象和大炮。中国象棋在亚洲的作用可大了。越南人也很喜欢下这种象棋。当时一听,格拉拉就被河界、大象和大炮这些闻所未闻的词深深地吸引住了。从此,他就不断地从各个渠道收集对于象棋的信息。2002年春他买回一本书,一边看,一边琢磨,开始了自学中国象棋。 关于一个从没有接触过汉字的外国人来说,方块字神秘莫测,无比吸引人。但同时,也给学习象棋带来了很大的难度。格拉拉充分发挥自己的想像力,个个突破。比如,在他的眼里,“士“就像一位勇士伸开双臂用身体挡住敌人,保护老帅。“卒“则是一个带着红帽子的士兵。就这样,他慢慢地牢记了各个棋子,并掌握了规则。 宣传中国象棋 格拉拉在结束了做专题报道记者的身份之后,开始了自由撰稿人的生活。由于这种工作的独特性,使得他有机会走遍欧洲各地,消息也特别灵通。 2002年一个偶然的机会,他得知瑞士苏黎世有一个中国象棋协会。敏锐的他立刻和象棋协会的主席贝阿特・斯彭格取得了联系。这个还是一名大学生的主席其实是个光杆司令。贝阿特特别喜欢下中国象棋,可怜的他找遍全瑞士也找不到一个对手。于是,便自封为瑞士中国象棋冠军,自行成立了这个只有一个成员的中国象棋协会。他既当成员又当主席。 格拉拉极为同情贝阿特,但又觉得这事也太滑稽了,这个瑞士中国象棋冠军的头衔有点名不正言不顺。格拉拉同他认识的在德国曼海姆市由越南人组织的象棋协会联系,请他们帮助贝阿特。终于在2003年,瑞士第一届中国象棋比赛举行了。参赛者是来自曼海姆市象棋协会的成员和贝阿特。年轻的贝阿特是惟一的一位瑞士选手。虽然他在比赛中成绩名列最末,但是,他却通过这次比赛正式地成为瑞士中国象棋比赛冠军。 自然,格拉拉利用自己的笔杆在瑞士各大报纸介绍了贝阿特和他对中国象棋的热爱,希望有志学习中国象棋的人同他联系。陆陆续续,贝阿特找到了知音。瑞士自2004年以来每年都成功地组织了全瑞士中国象棋比赛。 格拉拉还为奥地利的棋报写了中国象棋的序言,介绍中国象棋的发展、近况和比赛规则。2017年7月底8月初在巴黎举行的第九届中国象棋世界大赛上,格拉拉是大赛中惟一的一位洋人。他对这次大赛的报道刊登在了德国著名的《明镜杂志》网页上和《法兰克福汇报》周末版上。 格拉拉是通过网站得知我们欧亚学院将于6月17 日举办中国象棋讲座的。那天,我正在忙于准备各种宣传材料。这时,电话铃声响了。对方作了自我介绍,并开门见山地对我说要就开办中国象棋讲座的事宜对我进行采访。我欣然接受了。我们在电话中就中国象棋在欧洲推广的艰难以及中国象棋同国际象棋的差异进行了交流。有幸能和一个德国人研讨这一课题,真让我有一种如遇知音的感觉。格拉拉将他对我们的采访文章登载在《新德意志》报上。 独特见解 据格拉拉估计,目前德国可能有大约100人下中国象棋,也有一个德国象棋协会。许多城市也相继成立了该市的中国象棋组织。然而,中国象棋在欧洲的作用力远远不及围棋。这其中有多方面的原因。除了汉字让人生畏以外,还有宣传力度不够,和人们的保守观念有关。 我们这次组织象棋讲座,几乎没有一个国际象棋协会的人来参加,德语论文,虽然我们给周边的各大国际象棋协会都发了宣传广告。这个事实让我们很失望。格拉拉安慰我们说,根本不用和他们有什么来往。因为,他们大都孤陋寡闻,不知道世界上还有一个中国象棋,而且,德语论文范文,中国象棋的历史要比国际象棋的历史渊源长得多。那些听说过中国象棋的人,也大都不想学下中国象棋,因为他们担心顾此失彼,会了中国象棋,而忘了国际象棋的下法。所以,各个避而远之。格拉拉的解释也许正确吧。 格拉拉对中国象棋的认识非常深刻。他认为,中国象棋有河界和大炮,比国际象棋更具有实战性、真实性,下起来更具层次感和多样化,战火硝烟也更为浓厚。中国象棋可以以瞬眼不及的速度,可以在不吃一兵一卒的情况下攻下城堡,困死老将。他很赞叹,勤劳的中国人能在繁忙的工作中利用瞬间的时间,在路边街角,三五成群地下上一盘棋,忙碌中不忘享受生活的乐趣,在娱乐中也不忘锻炼大脑,提高智力。这种人生态度让他十分赞赏。 德国中小学教育水准在世界的排名不如其他欧洲和亚洲国家高,格拉拉认为,德国的孩子应该多学下中国象棋。他为中国象棋的推广已经想好了口号: 玩得像中国人一样聪明――中国象棋 ,智力场上的游戏。 就如何推广和宣传象棋,让中国象棋真正走向世界,格拉拉有自己的独特见解。他很高兴地看到市面上有人形的立体中国象棋出售。按他的话说,这样便可以大大满足那些没有文字想像力的洋人的口味。 他还认为,中国应该利用西方人喜爱看中国武打片的事实,在电影中将象棋等中国文化的国粹融会于其中,有意无意地将之表现出来,并塑造出能文能武的电影形象来。比如,英雄人物在关键时刻,能静心下棋。这种意境在西方人的眼中会是相当美妙的。人们应该记住,明星效应是无穷的。这样一来,中国象棋一定会在西方世界里刮起一阵旋风。 宏伟计划 说起将来的打算,格拉拉有着一个远大而宏伟的计划。他将组织一次以中国象棋为主题的旅游团,专门前往与象棋有关的地方,比如华山胜地等。他现在正在着手于寻找赞助商,因为他还想要随团带一个摄影组去,将在中国的所见所闻拍成纪录片,在德国电视台上播出。 在他的眼里,国际象棋的世界冠军不是真正的冠军,中国象棋的世界冠军也不是真正的冠军,只有那位即是国际象棋,也同时是中国象棋的世界冠军的人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象棋冠军。他希望,有那么一天,在他的协助下,这两组大师能交战于中国的华山上,让全世界的人们有机会来目睹他们的英姿,欣赏他们高超的棋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