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商务文化的特征在中日贸易往来的表现[日语论文]

资料分类免费日语论文 责任编辑:小李老师更新时间:2017-04-10
提示:本资料为网络收集免费论文,存在不完整性。建议下载本站其它完整的收费论文。使用可通过查重系统的论文,才是您毕业的保障。

日本商务文化的特征在中日贸易往来的表现

随着日本在华投资规模的扩大,以及中日贸易往来的日益频繁,两国在经贸领域由于语言与文化差异而造成的文化冲突时有发生。语言作为文化载体,都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在跨文化的对日商务沟通中,只有深入了解日本商务文化的基本特征,并在此基础上把握经贸日语中不同于汉语的表达方式,才能够避免不必要的文化冲突,实现有效的商务沟通,出色完成既定的经贸任务。

一、日本商务文化的特征分析

(一)绝对的集团主义日本文化的根基是岛国的农耕文化,在恶劣的自然环境之下,人们以「家」和「村」为集合体,将集团利益置于个人利益之上,对内团结一致,排斥个人主义的存在。而现代日本商务社会的「会社」,正是继承了这一传统,企业从经济上直至组织上和思想上,支配着其成员与家人,普遍实行的「終身雇用制」和根深蒂固的「仲間意識」,都使成员对集团产生长期的依赖意识,缺乏独立的个性,并采取集团主义的行为方式,整个日本社会也因而被喻为「官民合办的股份公司」。

(二)严格的上下关系在农耕社会中,资历和经验决定了成员在集团中的地位。现代日本社会,从家庭到企业,也都普遍存在着明确的长幼序列和严格的上下关系。日本企业长期实施的「年功序列制」,在工资福利等方面,通过严格细致的等级制度,强化了成员的归属感和团体意识。在这样的企业集团之中,成员往往从自身所处的等级地位出发,使用对应的语言并采取适当的行为。人们恪守本分,特别对于自己的「上司」和「先輩」,必须保持绝对尊敬与礼貌的态度,不得有任何失礼之处。

(三)明确的内外意识日本人对于「内(うち)」和「外(そと)」一直加以严格的区分,家庭和单位内部等属于己方的成员,被归入「内」;反之,家庭和单位之外,以及其他关系生疏的人,被视为「外」。在集团主义观念的深刻影响下,个体对外不是独立的存在,而是作为集团的一员,规范自身的语言与行为。内外有别的意识,使日商在经贸活动中,对于利益集团之外的人员,保持着一定的心理距离,往往表现得较为拘谨客套。

(四)至上的和谐关系作为一个使用单一语言的民族,以和为贵的精神是日本民族文化的核心。与欧美的契约型社会不同,日本被认为是默契型的社会。在日本企业经营的三大法宝之中,除了上文提及的「終身雇用制」和「年功序列制」,「企業別労働組合」通过企业工会,协商解决劳资纠纷,保持企业内部上下一致的和谐关系。在日常的商务沟通中,日本人非常重视商务礼仪,在语言的使用方面,更是极力避免正面冲突,营造良好的商务氛围。

二、跨文化商务沟通的主要形式

(一)口头沟通在日本文化中,很多时候并不强调言语的沟通作用,相反更看重言语背后所隐藏的文化内涵。如「沈黙は金、雄弁は銀」(沉默是金,雄辩是银)等谚语,都传递了这一理念。但是,作为商务沟通的最主要形式,如商务人士之间的日常会话、商务电话的应答、对客户的拜访与接待、商业谈判现场的对话等,口头沟通始终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在日语的口头沟通中,强调间接的表达,直率被视为不懂人情世故甚至是粗鲁的表现。过分夸大自己的能力与成就,是违背集团主义的价值观的表现,因而被认为是一种可耻的行为。同时,日本文化还非常重视倾听,听话人要等到说话人陈述完甚至保持一段沉默之后才发表自己的观点,打断对方的谈话是极不礼貌的表现。

(二)书面沟通随着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商务信息的书面沟通渠道也呈现出了多元化的趋势。在组织内部,包括备忘录、电子邮件、企业内部局域网公告板等;在组织外部,还包括因特网网页、合同、促销方案和用户手册等。商务文书可以根据业务进展的不同阶段,如:广告宣传阶段、寻求伙伴阶段、产品推介阶段、价格洽谈阶段等加以归类。另外,商务文书还可以根据文书种类的不同,分为:照会、提案、介绍信、委托函等。商务人士在沟通中,可以在邮寄、电传和网络等不同沟通方式中自由地选择。在日语的书面沟通中,商务文书的沟通者重视人际关系的和谐,远超过了对单纯商业模式的重视程度。因而,商务信函的开头,不会采取开门见山的方式,往往会从一些季节语或问候语开始,注意情境、考虑关系,采取间接迂回的形式进入正题。为了保住尊严和面子,日商特别注意沟通对象的身份与地位,并且为了留有回旋的余地,倾向于含糊和暧昧的表述。

免费论文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