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果蠃”词族与俄语коло词族比较[俄语论文]

资料分类免费俄语论文 责任编辑:阿米更新时间:2017-05-20
提示:本资料为网络收集免费论文,存在不完整性。建议下载本站其它完整的收费论文。使用可通过查重系统的论文,才是您毕业的保障。

  摘要:“果蠃”词族是一个同源词族,该词族内部的词汇语义均有“圆”的意象,语音形式为“k—l—”或“g—l—”。现代俄语中存在一个коло词族,其语音形式、词源义与“果蠃”词族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这说明汉俄两个民族童年时期在认知心理上有巨大共性。
外语论文网
  关键词:同源词族;意象;语源义;称名理据
  中图分类号:H0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7)10—0322—03
  一、引言
  “同源词族”(этимологическое гнездо,word family)是同出一源的所有同族词的总和(任继昉,2004)。同一同源词族内部的词汇在语义上是有亲缘关系的,其形成发展过程有着发生学上的先后关系。“果蠃”词族是汉语词源学史中的一个重要话题和探讨对象,该词族由一系列音义相近的词汇组成。该词族的词汇均有“圆”的意象,且语音形式皆为“g—l—”或“k—l—”。我们发现,在俄语中存在着一个коло词族,其语音、语义与“果蠃”词族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
  二、词族与意象
  意象是认知主体在接触过客观事物时,在思维中形成的有关认知客体的加工形象,它是反复出现的对知识的组织形式,是理解和认知更复杂概念的基础。
  每个同源词族在人类大脑中都具有特定的意象。我们认为,在意象的基础上产生统摄整个词族的语源义,而该语源义就是该同源词族的称名理据。本文拟对汉语“果蠃”词族、俄语的“коло词族”的语义系统进行略论,揭示其产生的心理意象。
  三、《果蠃转语记》与“果蠃词族”
  《果蠃转语记》是清代皖派朴学家程瑶田(1725—1824)的代表作。在该文中,程氏对“果蠃”、“栝楼”、“屈龙”、“岣嵝”、“喉咙”、“穹庐”等一系列有“圆”的意象,表示植物、动物、器物、身体部位、食品、建筑等意义的同源联绵词进行探讨,提出“见似而名、随声义在”这一同源词形成观念。
  任继昉(2004)认为,“果蠃”词族中的词汇按其语义的类型和内在联系,可分为以下18个子词族:
  (一)圆形义
  骨碌—滚转曰“骨碌”,因而圆形之物都缘此孽乳。语根似乎源于模仿圆转物的声音,因而以为圆状物之名及形容之词。
  果蠃—瓜瓠曰“果蓏”,栝楼曰“果裸”,细腰蜂曰“果蠃”,蜗牛曰“蜗蠃”,头曰“颗颅”,葫芦亦瓜蔬之类,茶具曰“壶”。都取圆形之义。
  (二)块状义
  块垒—木偶象人而圆小,故曰“傀儡”。山西人以米粉杂面入水和之,俄语论文范文,散碎成块,杂以菜及油蒸食之,谓之曰“谷垒”。皆指块状物。
  (三)屈短义
  圆形、块状之物,其体必短。故引申为“屈短”义。
  (四)圜全义
  由具体的圆形、块状等粗短立体物概括为抽象的圜全义。
  (五)混沌义
  圜全之物,浑然一体,不分不破,形状之混沌也。于是,又由圜全义引申为更为抽象的混沌、混同义。《广韵》:“混沌,阴阳未分。”字亦作“鸿同”、“鸿洞”、“鸿同”、“浑沦”。
  (六)糊涂义
  混沌未分晓之义,再次经过抽象引申,即为人心糊涂不明之义。
  (七)旋转义
  物体之浑圆、囫囵者,极易转动,故引申为旋转义。
  (八)运行义
  物体由于自身的旋转而运动、行走。旋转义又引申为运行义。车轮曰“毂轮”,俄语论文范文,即“轱辘”、“骨碌”之倒。车的异名虽多,然总不离乎“骨碌”之音。
  (九)回环义
  《玉篇·口部》:“圆,周也。”言圆可循环至原处也。《方言笺疏》:“旋转与周匝同义”,因而由物体的旋转运行义引申为回还义。
  (十)范围义
  《广韵·上平·删韵》:“圜,圜围。”由圆转回还义引申为范围义,言其边周还也。
  (十一)拘律义
  在一定的范围内加以限制,既由范围义引申为拘束、规律义。遮栏曰“干阑”(《北史》),“勾栏”(《广韵》),俗谓院落藩篱曰“格栏”,宋元俗语谓教坊曰“勾阑”。以言动作,则曰“拘留”(《汉书》),“稽留”(《淮南》),“拘挛”(《后汉书》)。
  (十二)卷束义
  卷束缠绕也是圆转回还的一种形式,故由回转义引申为卷束、缠绕义。由回环之义引申者,为“卷”,又为“拳”,音同“卷”。
  (十三)纠结义
  纠结与卷束义相成,因卷束的结果就是纠结。《说文》:“丩,相丩缭也。一曰:瓜瓠结丩起。象形。”瓜瓠之藤缘物纠缦为本义,后复转注为凡相纠缭义。
  (十四)勾曲义
  盖卷绕纠结之物,其形请屈,因此概括出勾曲义。伛偻,即佝偻,《通俗文》曰“曲脊谓之伛偻”,伛偻尤“曲律”也。“考”,“老”二字义同音转,盖因老翁背驼而得名。物名则为“栲栳”,元曲《渔樵记》量米器具有“栲栳”,《玉镜台》等曲中又有“栲栳圈银交椅”之名。命名皆因其形状为一定的弧形,弧形即弯曲、勾曲。
  (十五)窟窿义
  拱曲向上或向外者,谓之“窟窿”,言隆起也。
  (十六)坑洞义
  向下或向内凹曲,即成坑窍。窟窿与坑阆,是事物自身的方位或人的观察角度相对、相反的两种屈曲表现形式,故“穹”既有隆起义和高义,又有孔义和深义。
  (十七)空疏义
  物之有孔洞者,其中空虚;孔洞多则稀疏。由此而引伸出空疏之义。
  (十八)晓灵义
  杨树达:“物通者必明”,因以物之明状人自之明。心之明及事之明,遂引申为聪慧晓灵义。
  按其词汇语义引申发生的先后关系,可将这18个子词族的发生轨迹归纳为以下示意图:
  图1
  由此可见,同一个词族可划分为若干子词族,这些子词族之间在语义上有发生学上先后的联系。“果蠃”词族中的语源义是“圆”,都有“圆”的意象,其语音形式为g—l—,k—l—,由“圆”义引申出一系列相关联的语义。可以认定,“果蠃”词族是一个庞大的同源词族(этимологическое гнездо),就像人类的某个家族,由小到大、由少至多、由简单到复杂,由最初的一两个人发展成为一个人数众多、关系较为复杂的庞大家族。   四、俄语коло词族
  前斯拉夫语名词коло意为“圆圈”,该词在现代俄语中已不存在,但在现代俄语中存在着由коло衍生的一系列语音相近、语义相通的同源词,我们称之为“коло词族”。根据Г.П.Цыганенко(1989)的探讨,在现代俄语中由коло一词演化而来的词汇有:
  кольцо环,圈,戒指。形圆。
  калач挂锁形白面包。形圆。
  колесо车轮。形圆。
  колея车辙,轨道。盖因圆形车轮留下的轨迹而来。
  около在…周围。物体处于其它物体的包围中,形圆。
  кольчуга环形甲。形圆。
  此外,笔者发现,现代俄语中还有大量词汇,其辅音形式为к—л—,к—р—,г—л—,г—р—,其语源义均有“圆”的意象。这些词汇与коло词族或许有“亲缘关系”。如:
  круг圆。源自前斯拉夫语krogъ,意为“圆”。该词源于印欧语词汇krengh/krongh,意为“圆的,圆圈,围绕”。由круг一词演化出现代俄语中кружить,кружево,кружок等词汇,都有“圆”的意象。
  клуб球状线团、毛发,气团、烟团。形圆。该词源于前斯拉夫语词汇klobъ,意为“圆形”。
  каравай大圆面包。
  ключ钥匙,扳手。上部有圆弧状弯曲,故有“圆”的意象。
  колено膝盖,形圆。
  короб筐,篓,管道。形圆。有学者认为该词语源义为“挖掘而成之物”,也有观点认为源于前斯拉夫语动词korbъ,义为“使弯曲,卷起”。
  коробка语源同короб。
  глава头,源于前斯拉夫语词汇golva。进一步词源不明。有学者认为其进一步词源义为“光秃的、裸露的”,有学者认为是“硬皮、硬壳”,还有的认为是“硬的”。笔者认为从认知角度说,“光秃的、裸露的”、“(乌龟、螃蟹的)硬皮、硬壳”、“硬的”意义都是相通的。乌龟、螃蟹等动物的硬皮、硬壳在人脑中的意象是光秃的、硬的,都可以视为以“圆”为意象形成的意义:圆的物体往往令人产生硬的、光秃的印象。
  гладить熨平,抿平。源于古印欧语词根gladhu,意为“光滑的”。
  глаз眼睛,源于前斯拉夫语词根glazъ,意为“光滑、圆形之物”。
  глухой,聋子。源于古印欧语词汇glous初始义为“空的”。
  голень小腿。源于古印欧语词汇gel,意为“圆形物、球状物”。
  голый光秃的,裸露的。
  горизонт地平线。源于古希腊语,意为“圆,圆周,边界”。当人们举目四望时,地平线是圆形的。
  город城市。源于古印欧语词汇gher—/ghor,意为“环绕、包围”。город一词的初始义为“篱笆、栅栏、围墙”。
  гулять散步,玩耍。具体词源不明,有学者认为源于гуля一词,意为“球”。
  综上,以上词汇语音形式相近,其语源义有以下六种:
  (一)“圆形义”;(二)“环绕、包围义”;(三)“弧形义”;(四)“弯曲义”;(五)“空义”;(六)“光滑义,裸露义”。
  美国艺术心理学家鲁道夫·阿恩海姆在讨论“原始圆圈形象”时指出:
  “视觉对圆形形状的优先把握,也是按照同一个准则(简化)进行的。一个以中心为对称的圆形,它不突出任何一个方向,可以说是一种最简单的视觉式样。我们知道,当刺激物比较模糊时视觉总是自动的把它看做一个圆形。……按照区别律,当某一知觉特征还没有被区别开时,就会以最简单的式样被描绘出来……在整个发展过程的这个还不能区别各种形状的阶段上,圆并不代表圆形性,它可能代表一切形状的总体,而不代表任何一种个别形状。”(转引自李海霞2002)
  此外,苏联著名心理学家列·谢·维果茨基(1896—1934)经过对儿童的观察试验指出,联想的复合在概念形成的过程中有重要影响。在给不同物体命名时,儿童把具体物体按照一种复合准则统合起来。例如,有一名儿童一开始用quah来指正在池塘中游着的一只鸭子,然后指任何液体,包括瓶里的牛奶;当他偶尔见到一枚钱币,也管它叫quah,然后任何圆的、钱币样的物体都叫quah。这是一种典型的连锁符合:每一种包容进来的新物体都与另一个要素有着某种共同属性,但这种属性经历无止境的变化。(维果茨基,1997)
  综上,在人类童年时期,不仅客观世界中圆形物、球形物被认为是有“圆”的意象,接近、类似圆形物、球状物的物体也被简单地视为“圆”。因此,不仅车轮、戒指等圆形物是“圆”的,头、眼睛、小腿、窗帘甚至篱笆、围墙、日月星辰、山川湖泊等等都被视为“圆”的,并以大体上相同、相近的语音形式来称名。
  图2
  如图2所示:圆形、球形的意象往往也有“中空”的意象,因此引申出“空的”意义;又有“弧形”、“弯曲”意象,故引出“弧形的”、“弯曲的”意义;圆形物往往有光秃、光滑意象,故又有“光滑、裸露”意义;圆圈把某物“圈”起来,故有“环绕、包围”意义。“圆形义”、“环绕、包围义”、“弧形义”、“弯曲义”、“空义”、“光滑义,裸露义”都是相通的。
  王力先生在探讨汉语同源词时指出,“音义皆近,音近义同,或义近音同的字,叫做同源字。这些字都有同一来源。”“同源字,常常是以某一概念为中心,而以语音的细微差别(或同音),表示相近或相关的几个概念。”(王力,1982)以上一系列词汇语音形式相近或相同,语义相近或相通,可将其视为有共同来源的同源词族。从认知的角度可以发掘出同源词称名过程的内部机制,并揭示出词汇的称名理据。
  五、词族形成的心理—生理学阐释
  对于词族的形成规律,维果茨基做了如下阐释:
  “在大多数情况下,新的现象或物体是根据非本质的属性来命名的,因此,名称并不真实的反应被命名事物的本质。因为一个名称开始出现时绝非一个概念,它通常不是太狭隘就是太广泛。例如,俄语里母牛一词原先指“有角的”,而老鼠一词原先指“贼”。但是,对一头母牛来说,有着比角多得多的特征,而对一只老鼠来说,又有着比偷窃多得多的东西;因此它们的名称就显得太狭窄了。另一方面,它们又显得太宽泛,因为同样表示性质特征的形容词可用于其它一些生物身上。结果,概念思维和原始的复合思维传统之间的语言发展问题上导致了一场无休止的斗争。   ……
  对一个概念来说,最初的词不是一种简单的象征,而是一种意象,一种图景,一种概念的心理素描,一种对于概念的简短故事--确实,它是一件小艺术品。凭借这样一种图片式概念来命名一种物体,人类把它与其它物体联系起来归入一类。在这个意义上说,语言创造过程类似儿童智力发展中复合形成的过程。”(维果茨基,1997)
  笔者认为,维果茨基对词族形成的解释是到位的。一般来说,大脑在处理外部信息时,不可能穷尽所有细节,人们具有先天性以经济准则为导向选择、感知、处理外部信息。外部客观世界的事物有很多属性,人们往往更多注意到其最突出、最容易记忆和理解的属性,即突显属性。对事物突显属性的认识来源于人的心理上识别事物的突显准则。上述汉语“果蠃”词族和俄语коло词族,都有“圆”的意象,由语源义为“圆”的语根发展而来。语音g—l—、k—l—正是“圆”义及其一系列引申义的象征。而上述汉俄两种语言中的词族,在语音、语义方面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其原因当是不同民族童年期在认知心理上的普遍共性。
  此外,美国学者玛丽·福斯特认为,意义的相似与声音的相似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
  当我们从前往后挪动口腔声道时会发现,相邻舌尖发出的辅音的相似和异同。嘴唇活动发出的音具有外围的意义,而舌头和牙齿或牙槽隆脊的互动发出的音具有内在意义。音义都是空间性的而且在类比意义上与发音器官之间的声道中产生的关系相连。因此,p,f和m,w都界定了外在或外围的空间。(转引自杨光荣,2017)
  福斯特指出,为了形成pl或fl的音,双唇向前,然后舌头离开牙槽隆脊。在一些语言中,pl和fl常被用于描述外在广延和范围的词语中,例如,英语中的flood,fly,plain,flow,flat等词。尤其重要的是,福斯特列举出了一百多个“语义公分母”,例如“伸出、涌出”,“拉长”,“内在材料或身体材料”等。
  福斯特的观点是值得深思的。语言的象征性就是以事物与通常用来指代他们的声音之间的类比、相似性为基础的。而人类器官所具有的上下、里外、前后等空间关系,决定了发音器官所发出的音的空间关系,而音的空间关系又生成了具有相应空间关系的意义,由此便构成了发音和意义的同形性。(杨光荣,2017)
  迄今为止,语音和语义的象征性关系虽然众说纷纭,尚无定论,但笔者认为,语言的理据是存在的。语言并非直接、完整地反映客观世界,而是经过了认知层面的加工处理,从“人”的主观视角反映客观现实。在原始语言中,所有同义的词语,都是围绕一个具有共同来源的的语音基核而组成(何新,1987)。这一语音基核具有象征意义,并以特定的心理意象为基础。由这一心理意象产生语源义,并由语源义发展出一个庞大的、意义相通或相近的同源词族。
  六、结论
  语言中的同源词族是通过认知突显机制形成的,有特定的意象和语源义。汉语“果蠃”词族和俄语коло词族具有相同的意象,在语音、语义方面有着惊人的相似性,说明不同民族在认知心理上的具有相当大的共性。任何一种语言中的词汇都由不同的同源词族组成,对同源词族的研讨正是对理据这一语言学的根本问题的探索。随着对同源词族这一现象探讨的不断深入,最终必将揭示人类语言产生、发展的根本机制和规律。
  参考文献:
  [1]何新.论古典经学解释学的现代意义[J].语文导报,1987.
  [2]李海霞.汉语动物命名探讨[M].巴蜀书社,2002.
  [3]列维·谢苗诺维奇·维果茨基著,李维译.思维与语言[M].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

免费论文题目: